公孙鞅向擅长收集情报的史迁问道:“秦国庙堂上有几股势力?”
史迁没有停顿,立刻回道:“两股多一点。一股是秦王嬴氏宗亲,另一股是外戚,由韩夫人、华老夫人等楚国人士——”
“最后‘那一点’,是秦王自己招来的各国士子势力,不足为道。如果是宗亲和外戚是饭桌上唯二的硬菜,‘士子’势力就是掉落在桌角的一粒粟米,不堪用。”
公孙鞅道:“情况就是如此。秦国庙堂有宗亲、外戚分而把持。鞅突然出现,占据要职,两方势力必然拉拢。”
“可鞅对勾心斗角、尔虞我诈毫无兴趣,只希望能安心推行自己的法制。”
“而这,也是王兄顾虑,加入其中一方,另一方必定恼怒。届时推行法制,必然困难重重,进度缓慢。”
史迁对政局的了解不深,就问道:“既然选择单边不行,两边都不投靠不久行了?”
公孙鞅摇头:“宦海沉浮,身不由己。两边的下场只会比选择某一方组更惨。到时候宗亲和外戚势力都会视我为眼中钉,肉中刺,除之而后快。”
“莫说法制,恐怕连我这个人他们都想要抹去。”
“不选边是绝对不可。”
公孙鞅看了眼王陆,道:“王兄执意让鞅任小职,想必就是希望我拿到的筹码越小,越没有拉拢的价值,才不会卷入他们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