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归秦(一)

三杯下肚。

碰~碰碰~碰~

王陆的脑袋跟球似的有节奏地砸在桌子上,弹起又落下,又弹起……

“王兄?!”

嬴政有那么一瞬间以为酒里有毒,可自己也喝了没事,便来到王陆身边探了探气息。

还活着。

嬴政松了口气,“王兄的酒量真是差的罕见。”

……

等次日醒来,王陆发现自己已经回到了客栈。

应该是嬴政送自己回来的。

“头疼。”

王陆感觉脑袋晕晕乎乎的,昨晚才喝了三杯而已,这醉酒的反应着实夸张了些。

缓了缓,王陆到茅草屋前问道:“阿姐,政公子呢?”

赵姬回道:“上街了。”

……

嬴政和吕不韦正走在街上。

经过赵兵的折腾后,他们都意识到邯郸不再是久留之地,决定这几天内离开邯郸。

若再不走,之前的赵兵卷土重来,那可就真走不了了。

而现在,他们正在为逃离邯郸做最后一项准备——除掉探子!

各国规定,不准派人跟压质子。

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各国不会明面上派人跟压质子,却会暗中派人跟踪质子,对质子的一举一动进行监视。

当然,跟踪的探子不是越多越好,一般一至两个就已经很足够了。

不然,试想一个质子走在人烟稀少的街道上,后面黑压压一片跟着百多个探子。

那就太离谱了。

况且专业的探子训练也不容易,一般官大夫都没有能力训练。能训练的,也不会多。

不过既然有专门训练探子的部门,自然也有训练反探子的部门。

嬴政和吕不韦走在街上,他们是“蝉”,赵国的探子是“螳螂”,而秦国的反探子则是是“黄雀”。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嬴政和吕不韦每走一段路,便会停下,以便秦国的“黄雀”记忆下附近所有的人。

然后再走一段路,再让“黄雀”记忆下。

如此三至五次,“黄雀”根据场景,找到每幅场景都重复存在的人,这些人就是赵国探子,就是“螳螂”。

而赵国的探子们并没有发觉已经自己已经在网中,只要嬴政一声令下,他们的性命就任由取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