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革故方能鼎新

箭矢的箭头都一样,属于标准制式。三棱尖刺,每边等长,尖身长四厘米(一直到三角尖顶),尖身每面都有一个血槽。用生铁在模具里铸造,再由工匠细心打磨开刃。

我现在非常感谢他的射箭教练,正是他那套要射好箭先要了解弓箭本身的训练理念,让我对弓和弩都有了深刻地了解,这才让对弓弩改造起来得心应手,造就出后来举世闻名、并让诸多敌人闻风丧胆的利器来。

有了这些利器,我开始对属下的百胜军进行了配备的改动。我和手下几名将领对以前战事中得到的经验进行总结,再归纳现在战事的特色,然后我根据自己所了解的唐、宋、明和国外古代的军事编制,确定出百胜军正式的编制。

以队为基本作战单位,一什刀手,持小圆盾配朴刀,穿步兵甲(该甲分前后片,胸和背心钉铁制甲片,在双肩上用带联扣,两肩所覆披膊作兽皮纹,腰带下垂有两片很大的膝裙,上面叠缀着几排方形皮制甲片。);

两什盾牌手,穿步兵甲,配龟盾牌、细长矛并雁翎刀,他们为一哨。两什弓箭手,配长弓,五十支箭,并带雁翎腰刀,穿皮甲;四什神臂弩手,配神臂弩,配三十支箭,并带雁翎腰刀,穿皮甲,共为两哨。

其余旗手、号手与士官同,均配横刀,穿用铁链衔接,互相密扣,缀合而成衣形的锁子甲。

如此编制到屯,再到营,而每营再组一横刀手队,百余人,选勇武之士,穿锁子甲,配横刀并雁翎刀各一把。至此,百胜军编制终于完善了。

在短短数月里,我先对连江的“工业”打下基础。最重要的是,这些工匠在我的熏陶和鼓励下,智慧火花噗噗地乱冒,新发明,新发现层出不穷。

而且在丰厚的酬劳下,这些工匠几乎都干疯了,尤其是我在铠甲房、弓箭房、工械房能制造工场里实现分工流水线之后,工匠们不但发现自己的技术更精湛(长期只干一样当然精湛了),干的活也更多了,拿的酬劳当然也多了。

一时刀枪铠甲堆积如山,强弩长弓堆满库,很快让百胜军能开始骤步按照新编制换新装备了。不过受原材料开采的限制,沔阳工场的生产进度还是慢慢地缓了下来,开始转入进一步的技术革新和创造。

而在另一个方面,我终于为自己那支后来闻名于世的步军做了最优化和最基本的编制。后来虽然还有些改动,但是多是在这基础上做的。

当我们的装备和武器都已经更换得差不多了时,我派出了另一支临时镇的编制,让他们前去太平银场和建宁金场去历练历验。顺便替换回前一批的临时镇的编制那批人来。

刘子俊和罗平君也相继从太平银场和建宁金场返回了琯头训练基地。他们从太平银场和建宁金场,带回来了许多成锭的金砖和银锭。

这些对于我们琯头的训练基地的财政来说,是极大的后援力量,至少目前为止,我们的小金库是有了比较充足的储备了。

不过,我们也并不以此为满足,以后要用到钱财的地方,还多得数不胜数,当然也不能全然指望这两条生财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