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是得到燕军统帅的许可,他允许我们陪同在蒋伯伯的身旁。”我一边从燕军的缝隙向前看去,一边低声说着。
“说实在的,北都那么遥远的地方,谁会想去啊!”杜浒嘀咕着,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
“什么?这么说你们?!”多少天以来,蒋清扬的表情少有地绽放出光采来。
“找到合适机会的话,相信我们一定能够成功脱逃。我们还特地多准备了些银子,准备在逃亡路上使用。”我自信地对蒋清扬说。
三个男人相互悄悄而紧紧地握了下手。一切,尽在不言中。
在押解蒋清扬的这艘坚固的巨船之上,除了我和杜浒,蒋清扬的几名随从人员之外,还有杨太后所派出的五名祈请使共乘。
除此之外,还有被北燕统帅孔智松专门指派出来,负责在押送沿途中保护他们安全,务必要将这批人安全运送抵达北都的吕文焕。
当然,还有许多的北燕和大齐投诚过来的士兵,他们都是担负沿途监视众人和负责安全警卫的士兵。
所谓“祈请使”,就是以北燕的名义,假托奉杨太后的命令,委派大齐朝廷中的五名重臣,被派遣至大燕国所在京城北都,请求大燕国皇帝燕文帝接受南齐的投降请求,谓祈请之名。
这是一种怎么丧权辱国的行为啊,尽管杨太后心中有一万个不愿意,但这也由不得她所能决定了,这一切,自然有人替她安排好,只需要她用印签章而已。
南齐所派出的这五名重臣,分别是大齐的左丞相吴坚,新近才册封而取代蒋清扬的右丞相吴余庆、负责军事事务的枢密使谢堂、辅佐左右相的参知政事吴铉翁,以及同为参知政事之刘益。
他们五人此行北方大燕国北都唯一的任务,就是以大齐国朝廷的全权大使身份,向大燕国皇帝燕文帝陛下正式提出让他们接受齐国投降之请求。
他们还负责全权处理战争过后的所有的相关事宜,包括如何进行善后处理,如何进行战后重建工作。
话又说回来,搞这些所谓的祈请使的名目,不过是北燕军统帅孔智松为了遮人耳目所做的表面文章,只是为了顺利夺取大齐国的锦绣江山那寻找的一个冠冕堂皇的借口而已。
实际上,孔智松如此做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借由这种形式的方便,将大齐朝投降的大臣们,包括拒不投降的蒋清扬,派出精锐兵马,以比较和平的方式,护送至燕国京城所在的北都。
既然这五人是以祈请使的名目建立的使团,表面上还是大齐国皇室的全权大使,那么大燕国至少在形式上,必须要以对等的地位来对待他们。
他们以比较慎重的态度予以对待,是想不至于落下什么难听的话柄,为后续的招降纳叛留下一个求贤若渴的好“名声”。这就北燕又想做婊子,又想立贞节牌坊的表现。
当然了,为了防止他们这批人中途寻机逃脱,燕军在船上和沿途,所布下的监视和防守,绝对是极为严密的,他们的意图是连一只苍蝇也不可能从他们手中逃脱,更不要说是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