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以来,我都是独自一人,手执酒杯,默默地听着这些人的对话。他要从这些市井人物的闲谈中理出一些头绪,寻找一些有用的线索。
“和那些卑鄙无耻的狗官比较起来,蒋公(蒋清扬)实在太令人敬佩了。他可是一个真心为民作主的好官,他是实实在在的心口如一呀!”也有人这样说,不过这样的声音太过微弱,一下子就淹没在众多的口水中了。
我在心中默默地思考着。那些身居高位的达官贵人们,曾经发表过多少高高在上的高谈阔论,就算他们自己早已忘得一干二净,可是在下面听话的老百姓们,却永远都不会忘记。
“蒋清扬究竟是有何居心?竟然在临安府里集结了两万名之义军。”这样究究私语渐渐地在宫廷内外蔓延开来。
“他这不是要把战火引燃到我们临安来吗?”说的人还显得比较气愤。可他并没有想到,其它许多被战火引燃的地方并没有蒋清扬的存在。
其实蒋清扬什么居心也没有,不过是为了报效国家,单纯地回应朝廷之诏命,才会募集了这么一批保卫国家的义勇军,而且还投入了自己的所有家产。
正是这毫无半点私心的正义之举,在自私执着的凡人眼中看来,竟成了这般不可理解的局面。
“肯定是有所图谋吧!”。有人言之凿凿,好象真的看到蒋清扬的图谋一样。
“难不成他竟然打算以二万的私人军队做为后盾,企图接管我们临安府的政权吗?”
“天啊,要是他真的和燕军密谋串通该如何是好?二万名义军同时起来作乱,临安府可是片刻都无法抵挡的呀!”
我的在义军中的职务为承信卿,简单地说,就是蒋清扬之秘书官。负责蒋清扬的庶务处理和安全保卫工作,所以他经常会四处收集些相关资料,探听些各种言论。
虽然他身为蒋清扬的部下,但他同时也是蒋清扬最值得信赖的友人。他毕竟是来自二十一世纪的大学生,拥有超强的实务才能,于辅佐蒋清扬之事务极为称职。
他有些气愤地向蒋清扬汇报他所听到的上述言论,蒋清扬的所作所为不得并不被人所理解,而且给人相当深的误解,心里觉得是相当不值得。
“气愤是气愤,但总不可能四处一一加以反驳吧!”蒋清扬竟然是这样回答的。
但是蒋清扬毕竟是个凡人,他还是会感到气愤、感到悲哀。只不过,和墙头草燕依中完全不同的是,不论遭受到怎么可恶的诽谤,蒋清扬都会坚持着自己信仰,走着自己独立特行的道路,绝不会踏错了脚步。
“另外,我还听到有一个传言,就是蒋伯伯很可能会被派往苏州镇守。”我提醒他说。
“去苏州好啊!我们只需三四天的路程就可以抵达了。我也正好期待能和敌军痛痛快快地打上一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