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水患不可绝?

朱良虽然礼贤下士,可终究不曾在民间生活过,不知升斗小民之疾苦。

见李仪止脸色变化,朱良也是暗自好笑,赶忙开口解释道,

“老先生,您误会了,本宫说的是大炎所有的水患,都交给老先生来根治。”

“治水期间所有的人力和物力,本宫都无条件支持老先生,只求老先生能让我中原百姓永不受洪水之害!”

“如果可以,本宫也希望老先生能不吝赐教,为大炎为中原培养一批治水之才!”

“轰隆隆!”

天空响起了一道炸雷,李仪止心头也响起了一道炸雷。

这一刻,他有种想给朱良跪下的冲动。

八十年了,除了自己的几个弟子,根本就没人懂他,或者说没人懂治水。

就说这江淮府,可以说是水患的高频灾区,哪一年要是不发洪水,老百姓们能当过年来庆祝!

李仪止都数不清自己这几十年,已经来过多少次江淮府了。

可历任江淮府知府,虽然表面对他敬重有加,实际上就没一个重视治水的。

就连现任知府宋应龙也是如此,他虽然赞同李仪止开沟渠疏河道的策略。

但对于李仪止修水库和种树木的事却不认同。

因为宋应龙觉得,一来江淮府每年的水都多的泛滥成灾,根本就没有修水库蓄水的必要。

二来,江淮府又不缺树木,他本人也不做木材生意,认为种树不过是劳民伤财。

实际上,宋应龙的观点也没错,因为这在他看来,完全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事。

不管是修水库和种树木,不可能随便挖几个水库,和种几棵树就能见效。

李仪止也说了,十年以后,江淮府再也不用担心水患。

可是,十年后他宋应龙还在江淮府吗?

这是屁股决定脑袋的事情,比起收效慢的种树挖水库,还不如把钱拿去买粮食,然后开仓放粮来的好。

水患那是天灾,宋应龙也是第一时间开仓放粮了的。

朝廷不但不可能责骂宋应龙,反而会认为他是一个体恤百姓的好官。

就连百姓也会认为遇到了青天大老爷,在民间传播宋应龙的事迹,说他的好话。

可在李仪止看来,这水患根本就不该发生!

只要当官的点头,并且上下一心,根本要不了十年,就能解决江淮府的水患。

所以,李仪止才会对朱良的话如此震惊,不只是被朱良的远见卓识震撼,更被他那胸襟和格局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