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土地改革

还不起好啊,那要么把你儿女送来当仆人,要么把家里田地拿来抵债。

这,便是地主老财们盘剥百姓的方式。

这,也是封建社会存在王朝周期律,在一定时间后必定灭亡的根本原因。

再说回江淮府的洪水。

百姓们不是不怕死,而是担心万一雨突然停了,自己却身在大山。

那等他们再回去,家里的田地房屋怕是都要被人抢了。

所以,朱良以工代赈的政策才会受到百姓们的追捧。

不但如此,趁百姓们都聚在一起,朱良还打算跟他们讲一讲打土豪分田地的政策。

故而,翌日清晨,朱良便将各个山头管事的百姓叫了过来。

这些百姓被称为民长,属于朝廷的编外人员,但可以领取朝廷给的津贴。

这些民长都是各个山头里举荐出来的,能识文断字且品行端正的人。

这一点,有点像雅典公民制度下,政府会给参政公民发放参政津贴一样。

很快,各个山头的民长都到齐了,在亲卫军的安排下,民长们都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坐好。

亲卫军们则在一旁烧着大锅,一些大锅里煮着粥,粥里加了青菜不说,竟然还有肉沫!

另外几口大锅里,则是煮着当地的特产清茶。

待所有民长到场后,亲卫军们便给每人都舀了一大碗粥,还有一大杯清茶。

民长们纷纷起身向朱良道谢,而后小心翼翼的将粥喝了个干净。

朱良看着眼前的民长们,竟然有一种前世村里开大会的错觉。

“乡亲们,今天叫你们来,是想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

“老天爷不开眼,下大雨破坏了我们江淮的家园,但是不破不立。”

“本宫此次赈灾发现天灾并不可怕,最可怕的是江淮府这些尸位素餐、贪得无厌的官员士绅!”

朱良说完,发现人群里有些民长一脸的不服气,又接着说道,

“注意听,本宫不是说所有士绅都这样,否则你们也不可能坐在这里当为民请命的民长。”

语罢,那些不服气的士绅民长,当即羞愧的低下了头。

朱良见此才继续说道,“所以,本宫决意改革,而这改革就从江淮府开始!”

“第一条改革,江淮府所有土地收归朝廷,各家各户只能按照人头租种土地,这些土地不得变卖,一经发现,朝廷将收回变卖土地者的土地使用权。”

“但是,愿意去学手艺或者经商的人,手里的土地可以抵押给国家,或者将土地使用权转卖给他人,这些都必须在朝廷登记造册。”

说完,朱良扫视了一圈神情各异的民长们,问道,“诸位可有疑惑?”

人群里,一名白发苍苍的老者颤颤巍巍的站了起来,“太子殿下,老朽有一个问题,还请殿下赐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