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因为战争而被迫撤离的牧民,也陆续的返回。
但临宗寨的容纳能力有限,有了驻军就不可能在让牧民住进来,何况习惯了干净的驻军,也不想跟那些脏兮兮的牧民挤在一个寨子里。
人就是这样,当养成一个习惯后,就会不自觉的去抵触那些没有拥有同样习惯的人群。
好在牧民们也并不介意,千年来浸入骨髓的游牧习性,让他们早已经习惯了天为被地为席,哪怕是住在临宗寨的时候,这些牧民也鲜少选择耕种,而是继续放牧。
临宗寨对他们来说,就是个临时避祸区域。
赵阔活着的时候,这片区域还算安慰,赵阔死了,牧民们大感惶恐,可以说一夜之间就跑了个干净。
可逃出去后,日子并没有好过多少,相比于燕军,西夏军更加残暴,一旦被西夏军发现,牧民们的牛羊就会被全部征收,并且一毛钱都得不到。
西夏军征收这些牛羊,一部分用来当做军饷,另一部分则杀死,与那些病死的牛羊尸体混在一起,用来污染水源,传播瘟疫。
西夏大将军梁乙很清楚,污染水源这一招用不了多久,因为寒冬将至。
寒冷的气候可以阻止瘟疫,并且还会带来干净的水源——雪!
他这么做,只是想要拖延燕军出征的脚步,为自己争取到更多的劫掠时间。
牧民们当然不肯让自己的牛羊就这么白白牺牲,于是就不约而同的返回临宗寨,看能不能寻求到燕军的庇护。
回来之后,虽然无法进入临宗寨,可牧民们一点都不难过,反而很高兴。
因为他们发现,临宗寨的守军中,出现了一个大傻子!
那个傻子生的白白净净,不像是军人,倒像是是个读书人。
照理说,读书人都应该很聪明,可这个读书人,竟然提出用两匹麻布换一头牛!
以往都是一匹麻布换一头牛的!
这就是所谓的读书读傻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