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就是工厂人手的缺失。
书院的学生虽然都是半大的孩子,但已经是非常成熟的劳动力,他们离开染坊、砖窑等工厂,顿时就让这些地方陷入了人手不够用的窘境。
南店村已经没有多余的劳动力可以雇佣,想要把缺失的劳动力缺口补上,就只能去外乡招人。
村长发出消息后,一批批外乡的劳动力蜂拥而至,来到南店村,渴求一个正式的工作岗位。
砖窑那边也在加班加点的赶工,烧出来的砖头立刻投入到新房的建设中,房屋的规格就跟老兵们的住所一样,是非常传统的连排筒子楼。
不过盖房子也需要时间,新招来的这些人,只能暂时委屈他们住在茅草棚中。
当然,这些新来的员工没有任何的怨言,有一个落脚之地,每天能吃饱饭,对他们而言,就已经是莫大的幸福。
这天清晨,陈庸带着学生娃娃们跑步,才注意到村子外面的茅草棚,数量竟然这么多了。
陈庸觉得有些不对劲,把孩子们带回书院后,找到了村长。
“村子的茅草棚,至少能住下两百人,咱们的厂子不缺这么多劳动力吧?”陈庸问道。
村长无奈的说道:“没办啊,拦不住啊。”
“以前咱们不招外面的人,外面的人也就没想法。”
“现在说要招外面的人,这些人就一窝蜂的来了。”
“跟他们说暂时没有位置,他们也不走,就自己搭了个棚子在村外住着,就盼着啥时候咱们的染坊砖窑缺人,能第一时间补上。”
“都是穷苦百姓,我也不好意思把他们赶走,就只能这样了。”
陈庸还是觉得不对劲,道:“这些人不用种地的吗?”
村长叹道:“种什么地啊,一年下来交租,还得倒欠乡绅理正他们几斗米面,日子早就过不下去了。”
“要不是不弃你把张二虎打倒,咱们村的人,跟他们过得是同样的日子。”
“不弃,别嫌他们碍眼,一天两碗粥的事儿,我们南店村养得起。”
陈庸摇了摇头:“村长你误会了,我不是嫌弃他们,我只是想不明白。”
“我大燕朝,对外邦唯唯诺诺,对自家百姓重拳出击。”
“这是为什么呢?”
村长沉默,久久无言。
许久后,陈庸转身离去,走之前说道:“给他们的粥多放点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