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有间书院

二钱银子对南店村的村民来说不算什么,若是那家拿不出二钱银子来,那才是笑话。

甚至有的家庭非常的豪横,一口气送来三个娃。

至于那十多个旁听生,就是那些父母亡故,身世凄惨的小娃娃。

这些娃娃大部分跟着爷爷奶奶过日子,陈庸的工厂虽然能给他们提供职位,但收入也就够一家人吃饭,多了就没了。

陈庸给了他们另外一个选择,来书院上学,然后打杂帮工来挣学费。

于是就书院就多了十二个旁听生。

至于书院的校舍,暂时由陈庸的老房子充当。

此前陈庸在广陵府写了一封信,其中有一个内容,就是让村里的石匠木匠把老房子翻新一下,当做书院的临时校舍。

不过陈庸真正的计划,是在后山修建一座真正的书院,初步的规划已经有了,唯一欠缺的是爵位。

有了爵位,就可以把整个南店村都划到自己名下,成为自己的封地,到时候就可以随意折腾。

若是现在动工,弄不好刚修一半,山头就得被衙门收回去。

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清晨,“有间书院”开业了。

这个名字也是陈庸取得,原本以为几位先生会持反对意见,觉得名字太过平庸,结果匾额挂上去后,几位先生只是淡淡的撇了一眼,什么多余的话都没说。

最后还是九如先生解答了陈庸的困惑。

“名字只是一个代号,你若高兴,叫阿猫阿狗书院都行。”

“关键在于,学生进入书院,能不能学到东西。”

陈庸受教,躬身一揖。

五十个正式学生,跟十二个旁听生,穿着统一的校服,坐在教室里等待着陈庸开启书院的第一堂课。

作为第一届的学生,他们不仅获得了两套校服,还有一套专门的学习用具,像是尺子、三角板什么的。

之所以给学生准备这些用具,是因为陈庸相信一句话。

数学是一切学科的基础。

没有扎实的数学基础,想要在理科搞出名堂,是痴人说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