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土匪进村

“嘶……”旁人的平西军们顿时倒吸一口凉气。

辛幼安皱眉:“要这么多?”

陈庸叹了口气:“天然硫磺太过稀缺,咱大燕朝的硫磺绝大部分都是通过贸易获取,进口的天然硫磺,一斤价值三百两白银。至于人工制造硫磺……我没那个本事。”

辛幼安也颇为遗憾,原以为能大规模的配比,现在看来,炸药也只能当成奇兵来使用。

“我会安排人到处去找硫磺矿的,如此重要的战略资源,不能落入他人之手。”辛幼安道。

陈庸小声的说道:“我听说西夏那边挺多的。”

“嗯?”辛幼安看了他一眼。

陈庸嘿嘿一笑,岔开话题,“去看看兵器打造的怎么样了,说不定我还能给点建议呢。”

然而事实证明,陈庸想多了。

大燕的兵器打造技术相当成熟,尤其是在弓弩的制作上,不仅流程非常完备,制造出来的成品,威力也相当巨大。

一个重文抑武的朝代,武器制作却相当一流,听上去像是一个悖论,但实际上却非常符合大燕朝的国情。

燕朝只是不喜欢扩张,但对于自家的一亩三分地还是看得很重,所以“守”就成了燕朝的国防政策。

于是从燕世宗开始,大燕朝的武器工匠们,就挖空心思琢磨,如何才能提升守城武器的威力。

琢磨来琢磨去,弓弩的制作技术就越发的离谱。

从刚开始十步破甲,渐渐的变成了十五步、二十步,一直到现在的三十步也可破甲!

这样在面对番子骑兵的时候,燕朝军队直接先给对方来几轮箭雨,就能击溃对方的先头部队。

不过三十步的距离对于骑兵来说还是太近了,只要撑过前几轮的箭雨,近身之后,吐蕃西夏的军队就能对大燕军队展开屠杀。

尤其是在面对重骑兵,这种弓弩几乎就没有用武之地。

于是工匠们又开始琢磨,守城弩应运而生。

守城弩分为好几个种类,其中威力最大的叫做转轮弩,需要依仗二十人之力才能使用,转轮弩的威力巨大,射程极远,堪称大燕朝的迫击炮。

昔年有一场仗,西夏名将梁乙率五万精锐突袭犁云堡,燕朝守将,步军都指挥使赵阔用转轮弩,直接击溃了梁乙的中军大帐,吓得梁乙连夜退出近百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