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他们之中,有不少人开始不自信。
觉得那些身在高位的人,是不是有他们完全没接触过的兵书指导。
赵楷看着众人的反应和神色,也终于反应过来,是自己闹了个乌龙。
现在这历史课不是自己了解的那些历史了。
就算有些韩世忠和岳飞这样他熟悉名字的名人,但他所记得的大部分才子武将可都从没出现在大楚的历史中。
连著书的作者都没出现过,又何来的兵书呢……
赵楷无奈在心中叹气,但也没再跟这些“没见识”的古人再纠结这个话题。
“这些兵书内容可能高深些了,朕还是为你等出些实操能用的简单题目吧。”
瞿礼精神一震,期待的盯着赵楷。
而黄皋等人却是冷笑连连。
更加认定这小皇帝刚才那番什么兵书之言,根本就是为了唬人胡诌出来的罢了。
赵楷思索片刻,面带微笑的朗声说道:
“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战场之上,‘知己’乃是一门大学问。”
“既如此,那朕便考考你们对大楚的了解。”
瞿礼等寒门子弟更加惊讶,不止官家所说具体是何意。
而赵楷却心有成竹的直接出题:
“朕要问的便是,我大楚子民之数,兵量战力如何,南北气候差异、各处关隘地势……”
他一连问了十来个问题,也确如方才所言,都是些能在文衙县志之中查到的消息。
可这样的问题,说简单也简单,只要一查随时都能知道。
可若说让京都的文臣武将当场就凭借平日了解记忆,就说出个一二三来,确实也没什么人能做到。
就连韩世忠听了官家这次的问题,都是狠狠皱眉。
但他想想自己因为多在北疆抗击金人,所以对北疆各城的了解也确是详实。
可若说,这些了解对两军对战到底有什么大用,韩世忠却也含含糊糊说不出来。
底下已经有不少黄党之人,在讥讽官家故弄玄虚,所出题目跟选拔武将根本就没有关系。
尤其是罗洛这个本次出题的主考官,更是满脸讥讽笑意。
赵楷没去看这些人的嘴脸,而是拔目光投向了瞿礼等人。
“朕这些题目,让你们此时凭记忆作答,你们可有信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