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会,名单写好。
副祭酒恭恭敬敬地将名单呈上。
周阳打开两份名单,一一看着上面的姓名。
副祭酒全身肌肉绷紧,怕极了对不上周阳手中的那份名单。
好在周阳看完之后并未和他计较。
留下一句“没差几个人”便带着李玄策离开了书院。
才来到街角无人处,李玄策就立马拦住了周阳。
“阳兄,你之前什么时候让人调查姜家蒙冤的事了?”
“还有,你说名单上差的几个人是谁?”
周阳也不解释,掏出两张名单递了过去。
李玄策草草扫了一眼,把副祭酒写的一张塞回周阳的手上。
紧接着迫不及待地打开了周阳的哪一张。
刹那间,李玄策傻了眼。
“南瓜三十斤,红薯二十斤……”
“阳兄,你这写得都是些什么东西?”
名单上哪有一个人名,分明全都是蔬菜!
看起来就像是那个大户人家的采购清单。
“我的好殿下,你紧张什么,小爷我不说手里有名单,能把他的真名单诈出来么!”
“这叫兵不厌诈,镇北王府世代行军,我这也算是祖传技能了。”
李玄策白了他一眼。
“你还有什么祖传技能?”
“让副祭酒赴死的那个是不是?”
周阳嘿嘿一笑,脸上的每一道褶皱都像是在告诉李玄策,他肚子里坏水多的是。
“是,也不是……”
“殿下,你倒是猜猜我为什么想要这些人的名单?”
这点小伎俩,李玄策还是看得明白的。
知道当初都有谁参与了造势,就能很容易地知道舆论的源头以及传播路径。
只是知道了这些之后并不能对舆论的消亡起到什么作用。
反倒是可以循着之前的印记,复刻一次舆论的导向。
想到这,李玄策突然瞪大了眼睛。
“周阳,你是想要如法炮制?”
周阳看向书院方向,目光狠厉阴冷。
“当然,这一次,我也要借助舆论的力量。”
“让他们也尝尝一败涂地的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