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宴席开始,李安然被放在酒席的末座做陪衬。
今天的主角,自然不是他,而是各路的将士。
这一点他还是有自知之明。
默默吃着饭,凝望着齐王的表演。
他有预感,有大事要发生了。
齐王实在太得意了。
他不仅下令把很多重要的俘虏全部杀了。
且,还令那些存活下来的俘虏,全部送去攀枝花的铁匠作坊里。
说是作坊,其实就是挖矿。
蜀州对铁器的渴望,几乎是无止尽的。
这就导致挖矿的人不够。
齐王就用这种法子,来弥补人数不足。
齐王同时还下令,摆一百八十桌流水席,连续三天,谁来都可以吃。
世子当然照做,这些流水席的席面未必多好,但数量却极大。
庆祝后的第二日,齐王召李安然觐见。
询问他如今各作坊的运作,李安然照实说了,提醒齐王。
“暖室建立后,人人见利忘义,一窝蜂全都上马养蚕。”
“我担心过不了多久,桑叶该贵了。”
桑叶在蜀州,这样的天气里,冬天也不能生长,只能用大棚种植。
这样可以养出来反季节桑叶供给。
李安然生怕很多人见利忘义,所以特意建议。
桑叶种植跟养蚕一定要分开。
用市场价格这种手段,调整养蚕的规模。
然而,齐王的手下贪婪至极,建议齐王扩大桑叶养殖规模。
齐王似乎被眼前的胜利冲垮,盲目扩张了好几倍的桑叶养殖面积。
李安然实在是想不通,丝绸虽然是硬通货,但当齐王自立后,新的商路还未完全建立。
他到底哪里来的自信,建立这么多桑叶养殖基地?
况且,蜀州的耕地数量有限,必须要优先保证粮食供应。
像他们这样不顾粮食产量盲目扩充,难道就真的不怕出问题吗?
齐王摆摆手:“这你不用担心,贵了他们自然不会养。”
随后,他又问了几句其他商业方面的信息。
李安然都回答得井井有条。
他非常高兴,又道:“如今孤的钱财有些短缺,你可有什么好办法?”
李安然叹道:“王爷,草民以为,可以向商人收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