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日月所照

秦桧声音沉稳,不以为意,继续道:“包括皇室、自愿追随的将士、文官在内,陛下可以带五万人过去,他们再挑选各地百姓送过去五万,凑个十万之数。夷州还有土人百万,其人粗鄙、愚昧,可以当做日后我们的子民。”

秦桧的声音大了起来,继续道:“陛下,我在燕京的时候,也问过梁山的官员,他们手里缺少人手,偏偏夷州、华州地域辽阔,不下中原之大。想来是借此一举将心向大宋之人送去夷州,既可以博一个贤名,又可以借我大宋文武之力开发域外,端的一举三得。”

第三自是消灭了忠于宋廷之人。

赵桓没有说话,手却不停地敲打着桌子,只是声音愈发的轻快。

自己麾下的兵马根本打不过梁山,而赵宋与柴氏的仇恨极大,当年赵匡胤篡了柴宗训的皇位以后,并没有优待前朝,柴宗训被迁往房州,不到二十岁郁郁而终。其子嗣柴永崎继承了郑国公以后,没有几年就销声匿迹。柴宗训一脉已经绝嗣,虽然有祭祀后周,但是却无柴氏参与。

后来宋仁宗三个皇子全部夭折,大臣上书:“今皇嗣未立,臣窃危之。奈何绝人之世、灭人之祀,而妨继嗣之福也。”意思是你宋仁宗生儿子死得快,都怪你们祖宗对待后周过于阴毒。

宋仁宗这才命有司推举柴氏年长之人,奉命祭祀周室。

这么大的仇恨,赵宋皇族能够活下去就不错了,如今还有了继续当皇帝的机会,让赵桓不由的喜从中来。

夷州虽然偏远,但也踏踏实实的是皇帝!一百多万人口,只要潜心发展百年,未必没有争夺华州的机会……

日后若是能占据华州、夷州,说不得也能反攻中原!

“让有司去做吧。”

秦桧心中一喜,这事成了。

靖康三年六月,宋廷有官员上书,言说国朝无力再战,不妨仿宋辽旧事,纳岁币,图和平。李纲在殿堂上怒斥此人,但是李纲六月底就被罢相,贬为漳州知府。而此官员却没有受到任何惩戒,还被赵桓频频留在宫中用饭,朝堂百官由事方知赵桓志向。

七月中旬,宋廷朝堂终于通过了奏章,派遣江东安抚制置使吕颐浩组建使团与燕京联系,但是柴进却拒绝了宋廷的要求。

与此同时,杜學率领六万兵马出河西,兵峰直逼长安;刘锜率领六万兵马出宛洛,目标襄阳;在福建的宗泽因为年迈被调回燕京,王禀则被派往福建接替宗泽,率领六万兵马进取岭南;刘韐率领六万兵马出扬州,直指江西;呼延庆从安南起兵三万,与大理国段正严合兵一处,共计六万大军杀向四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