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过一个多月赚够了银子还完债她便得回家了,她走之后宁长青会怀念她么?像怀念牛春兰那样?
到家时才过午时,村里人都不吃午饭,可大冬天的没活计可做,一家人窝在屋里嘴里难免嚼吧东西,若弗回来时宁家母女两个一边编篮子,一边嚼红薯干,若弗也加入进去。
“若弗,人家乐意请你当琴师不?”宁大娘嚼着红薯干问。
若弗颔首,“每月三两银,隔天去一回。”
“三两,每月三两?”宁大娘和长红停下手里的活儿,齐齐惊呼。
村里女人每月赚三百大钱都得累死累活,赚三两,想都不敢想。
宁大娘笑得合不拢嘴,原先她还想着自己这儿媳妇除了生得好看,家务活是一点儿不会,现在看来,竟是捡着个宝了,虽然洗衣做饭不在行,可赚银子却是谁都比不过,又会弄点心,又会弹琴的,更要紧的是这两样还都能赚钱。
“若弗啊,坐,婶子有话同你说,我看你隔一日便得去教一回琴,那镇上的生意只怕顾不上,你看,婶子做了点心去镇上卖,赚的银子分你一半,成不成啊?”宁大娘笑着,有点讨好的意味。
“做点心的手艺长红都会了,往后镇上的生意便都是你们的,我不掺合,也不必给我银子,多买点油盐酱醋回来,做菜多放点油盐就成了!”
没想到若弗答应得如此爽快,宁大娘反倒不好意思了,她觉着自己像是在占小辈的便宜,于是立即放下织了一半的篮子,进屋去把自个儿攒的一筐兔毛从床底下翻出来,再把柜子里一块压在最底下的绸布拿出来。
这块布是早先人家送给她的好缎子,她一直舍不得拿来裁衣裳,这会儿却想着把兔毛缝进去,给若弗缝一件披风,往后她隔一日便得去一回镇上,大冬天的冷的慌,有了这个就能挡风了,如此也算还她的恩。
若弗不觉着这算恩,不就是把手艺教给长红,生意让给她们做么?往后她回了家,还会再寄一笔银子过来,帮他们在镇上,在雍州城开点心铺,甚至还可把她们接去京城呢!
“哥,晚上我想吃烤红薯,”长红咬着红薯皮,冲宁长青道。
“我这就拿,”宁长青应了声,这便出了门。
若弗想着这季节不是没红薯了么,他去哪儿弄?于是她也跟了出去,远远地喊住宁长青,“喂,哪儿有什么红薯啊!”
宁长青做了个手势示意她过去,若弗便又跟上他,跟着他上了山,在山脚一个深洞前停了下来。
若弗惊讶万分,难道红薯放在这洞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