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6章 楚国变化

按常理他们三家也不足以和项羽一较高低,但又人暗中支持三族,昭屈景三族用暗中提供的大秦制式兵械武装起了一只十万人的军队,将寿春以及周边几个相对富庶点的县城牢牢控制在了自己手里。

正是这十万大军,才让项羽最后选择了退一步。

于此同时,楚国所有的文官高位都被昭屈景三族瓜分一空,项氏一族连个芝麻绿豆大点的实权官位都没捞到。双方也算是正式撕破了脸皮。

今天,已经不知道是这月余来双方第几次在这楚王宫大殿内争吵了。

双方的争吵从最开始的官职等等利益分配,再到兵力的部署,再到兵械的分配等等,任何一件事情。都需要至少数天时间才能最终达成妥协。

不过。今天,左右两方争吵的目的却是改变了。

一切都因为寿春刚刚收到的从咸阳传回到寿春的匈奴人率军和秦军决战辽东的战报。

五十万铁骑南下,纵然隔着千万里也能感受到局势的巨大压迫。

按道理咸阳的消息传到寿春,如果不是特别的渠道,至少需要十到二十天,之所以楚国能够这么快收到消息,也是多亏他们靠着水路的快捷交通。江南多河道,楚国虽然陆军的实力不行,但随着抢占秦国的一切水军船只之后,他们也算是构建了自己的水军。

借着水军之利,加快了各项的运输。

收到消息的项羽和昭屈景三族。反应却是截然不同。

项羽一方认为,嬴政妄自尊大。居然敢以二十万军队与五十万胡人决战,这是自寻死路。这是楚国的大好时机,应该联络赵魏韩三国同时出兵,趁大秦人心浮动、准备不足之际,楚军渡过淮河灭掉南阳郡一带的秦军,然后直接从武关北上;而赵魏韩等国则是从秦国河东郡猛攻关中,同时出兵,一起灭秦,事后平分天下。

很显然,楚国的消息实在是太慢。

而昭屈景三族则是认为,秦国一向喜欢多线作战,各个击破。辽东遥远难以支援,为了扩大胜果必然会想办法从别的地方获取利益弥补损失,这个时候应该严加防守淮河天堑,并传信赵魏韩三国提前防备,顺带派遣楼船进入长江、淮河防止秦军渡河,进入江南腹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