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巧是原来江阴卫的防区。
江阴卫被裁撤,只有一些弓手,衙役根本抵挡不住。
很快县城就被攻破,待到官军前去时倭寇早已经烧杀抢掠一空后跑了。
这件事在朝堂上引起了极大的震动,江浙的文官们纷纷上奏折要求恢复江阴卫。
并且强烈谏言,祖宗的法制不可废。
必须维护卫所制,裁军的政策必须废除。
小皇帝这些日子烦躁不已,他搞不明白原本四海升平的大明,怎么一瞬间就烽烟四起了。
北边的鞑靼刚消停,这东边的倭寇又来了。
原本战无不胜的明军,现在怎么成了豆腐渣一碰就溃败了。
而这些文官呢,除了会卖弄一张嘴指责自己。
你让他们去干实事,却一个个以读书人自居不耻去做。
真真的是说又说不过,骂那就更骂不赢。
这帮家伙骂人不带脏字,但却能把他这个堂堂天子气个半死。
回到乾清宫,看着厚厚一摞奏折。
不用看也知道,都是要废除裁军政策的奏折。
还有一些浑水摸鱼,想要一举把去年施行的“士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的政策一并废除。
“方孝孺呢?叫他来见朕。”
小皇帝声音带着怒气。
“是”
江保立刻跑出去了。
没一会,方孝孺就跟着江保来了。
“参见陛下”
“免礼,免礼。”
小皇帝还是强挤出一丝笑容。
待方孝孺坐定,小皇帝开口道,“方爱卿,你说眼下这情况该如何是好?”
方孝孺明白他说的什么,就是该不该废除裁军的政策。
“陛下,以老臣之见。”
“国策岂可朝令夕改,一旦定下就要坚定不移的执行。”
方孝孺的话,的确说进了他的心坎里。
这让小皇帝精神为之一振,“那朝臣们纷纷上书,让朕放弃裁军政策。”
他指着那一摞奏折,“总不能全部都留中不发吧。”
每天上百封奏折,他不可能装作视而不见。
“陛下,您是天子。”
“天子决定的事,臣子可以谏言但不能借此聚众要挟陛下。”
“这是朋党,陛下需严词斥责之。”
方孝孺斩钉截铁的说。
要说这方孝孺绝对的忠臣,虽然有些愚忠罢了。
他宁愿得罪自己的同僚,不顾家族的利益。也要忠于大明,忠于江山社稷,忠于皇帝陛下。
难怪在历史上能说出,“诛我十族又如何?”
小皇帝被方孝孺说的热泪盈眶,“爱卿实乃我大明的忠臣,有爱卿在是我大明的幸事。”
“多谢陛下夸赞,臣万不敢当。”
方孝孺跪下叩首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