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色渐渐暗了下来,夕阳的余晖洒落在院子里。
朱小宝搀扶着朱元璋进了书房。
眼看就要到初夏了,书房里也开始有了些微微的热气。
朱小宝坐到书桌前,准备批阅奏疏,翻开一看,却发现老爷子已经批完了。
他惊讶地问道。
“老爷子,您什么时候批的呀?”
朱元璋怕朱小宝担心,便随口说道。
“哦,今日咱起得早,闲着没事就把奏疏给批了。”
朱小宝想了想,说。
“是不是院子里的声音吵?要不我让人把院子里那亩地拆了吧。”
人老了,确实睡觉会浅,地里的一些蛙叫虫鸣,怕是会影响了老爷子的睡眠。
朱元璋连忙摇头。
“拆了干嘛?自己种点粮食,能自给自足,还能省得去外面买呢。”
“咱看了你的文书,你府邸每个月的收入都往交趾送,上个月交趾发生了海啸,你又送去不少钱赈灾吧?”
“不当家不知道柴米贵,现在知道治理交趾有多难了吧?”
朱小宝无奈地叹息道。
“哎!”
“一场小灾就要送去大量的白银,要买粮食、重建房屋,百姓的棉衣布料也不能少,到处都需要钱。”
“交趾还没收到田税呢,我都已经贴进去快五十万两银子了,虽说能有点利息,亏不了太多,但治理一个地方真的太不容易了。”
“户部不看好交趾,度支司也不肯拨款,民间借贷更是不愿意把钱投到交趾……”
朱元璋看着朱小宝,问道:“你气馁了吗?”
朱小宝摇了摇头。
“大家这么做也能理解。”
“毕竟只有自身有足够的价值,人们才会愿意投入,这是人之常情。”
“虽然前期困难,但等交趾上半年的税收出来,我想情况会好很多。”
朱元璋若有所思地问,“你就这么肯定上半年税收会很高?”
朱小宝点头说道:
“交趾有很多荒地,按照解缙送来的文书,几乎家家户户都种上了庄稼,等夏收后,这些粮食可以运往云贵一带,百姓能富裕起来,布政司也能收到不少存银。”
朱元璋笑了笑,“很多人都在盯着交趾呢,你可得争口气。”
朱小宝坚定地答道。
“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