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魁顺口答道。
这枯洞崖因为地貌狭窄,光线很难透进去,靠近灵觉山的一侧向阳,尚有些许藤曼缠绕,靠近青峰岭的一侧则是阴面,草木不生,看上去就是一片光秃秃的岩壁。
褍平大师走到崖边一座破败的草庵前,同里面值守的和尚言语了几句,那和尚点头,便把身后一扇锈迹斑斑的大铁门打开了。
“这便是地狱之门?”韩魁看着那破门十分不屑,便听值守的和尚说:
“先生别看这门不咋的,以为是唬人的噱头。其实不然,通往枯洞崖的路是我们寺里的和尚从石头壁上生凿出来的,脚踩在台阶上,半个脚掌都悬在外边,每走一步都像是踩在半空中,越往下走阴气越重,便越像是在下地狱,越有回头是岸的感悟。所以这扇门便被我们称作是地狱门。”
“阿弥陀佛,百年前师祖封了枯洞崖通行之路,绝非是不通人情,实则是因为此地太过险峻,且山间常有落石,村民进出常有损伤,才断了此地的进出。”
褍平大师一边解释,一边望向黎王。
他们此刻居高站在灵觉山上,隔着枯洞崖能够远远地望见对面清风岭上的水云庵。
褍平见黎王视线一直停留在水云庵的方向,遥指庵堂道:
“水云庵始建者,与我灵觉寺颇有渊源,双方商议公用枯洞崖为惩戒弟子之所。”
“庵堂里的姑子,所犯重罪大都色戒,是以常用沉入枯洞崖作为惩戒。绳索一端连着牢笼,牢笼底下悬着重石,将其慢慢沉入枯洞崖底,任其自生自灭。灵觉寺里的和尚不同,所犯杀人、放火等重罪,难以自赎,便会走地狱门,入枯洞崖。”
“百年来,沉入崖底和走入地狱门者少之又少,不过寥寥几人耳。”
众人听到这里,黎王和曾邻已经从地狱门拾阶而下,走过十数个台阶,曾邻冲着上面的人喊话:
“褍平大师,这条路走不通了,岩壁上的石阶被一块巨石挡了,下不去了。”
褍平心里一咯噔,自当今发现佛主舍利后,几十年来再无人走过这扇地狱门。铁门落锁,枯洞崖间的变故便是日日把守这扇门的僧侣也不会知晓。
曾邻还在问:
“褍平大师,可还有旁的路可以走通吗?”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