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人居然也要组织1支志愿-军团,名为“红鹰军团”,听起来武装规模还与第4支队不相上下。
当然,石华川也并不太打算去关注万里之外的西班牙,只是当1个乐子听1下,转头又去研究如何与金兰湾的法军作战。
这座港湾的条件相当好,曾有“东方土伦”之称,只不过历史上法国人占了岘港和海防,相比于物埠民丰的北方,金兰的情况属实是差了点,就连“土伦”这个名字也被岘港占了去。
不过,此时那里不仅驻扎着法军的印度支那殖民地海军6战队,还有从本土调过来的部队,这仗恐怕是不好打的。
「这里是羚芝电台,山南山北、大岭小岭的各位同胞,晚上好......」
「近日来,岗日嘎布山脉东麓开始降雪,预计将于十5号之前封山,还请各位山区居民及行者留意,务必注意雪灾发生之可能性,保障生命安全。」
“又到了最难过的日子了......”丁苏吉亚的堡垒中,第十3旅旅长侯之兰望着刚刚从头上飞过去的英军飞机——金属蒙皮的双翼机,也就英国人还在搞这些东西了。
“英人蓄谋已久,邻着雪期闹事,是笃定了我们走不了。”行政参谋江简夫也摇了摇头,前面诸如西布萨格尔、戈赫普尔等地的哨站都已经撤了回来,尽可能的保存有生力量。
“谁知道呢,去年他们也没真动手......”虽然侯之兰嘴上这么说,但谁都知道,从这时候开始,下1次与上面联系就得等到来年56月了,在这其中的78个月里的1切情况都是不可预测的,主动权并不在我们手中。
......
5千里外的北京城,西苑中的1间议事厅里,内阁正在进行例行会议。
“今年英国人的动作比去年大了不少,保不齐要真的做点什么。”
“未雨绸缪,这两年提高了对岭外的物资储备等级,即便是高烈度战斗也能应付1些时候。”褚建珍气定神闲,从战略上来说,目前的得失并不重要,只是说代价在感官上能否被人接受而已。
财政部长郑与义翻阅着手头的第2工业部的资料,“如今时间尚短,英国人的态度并不明朗,但依照之前的计划,若真有些什么动静,可在3大物资上敲打敲打英国人。”
真要说完全与世隔绝倒也不至于,虽然往墨脱、米林不好走,但通过不丹,仍能保持沟通,只是谈不上什么支援不支援的。
总之英国人在边境挑衅也不是1次两次了,在缅甸,在中亚,在高原,大大小小的矛盾,乃至武装冲突都已经不是什么罕见的事情,这3十年来,广义上的武装冲突的次数可能都大几百次了,即便是双方承认的冲突也有23十次了。
对于这些事情,动武的价值不高,因此内阁往往更喜欢使用1些经济手段解决问题。
早年间,由于满清1个甲子以来的外交后遗症,民族国家的构建以及左孝威时代为了构建民族国家而采取的广泛的军国民教育政策,国内民族情绪极易失控,稍有些风吹草动就有可能要付诸以军事行动,杀敌8百,自损1千,甚至1万都不算是很离谱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