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州的一切开始步入正轨,白寒连续下达政令,司州境内的豪强势力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打击。
转眼已经到了秋天,百姓们种下的保稻也已经成熟,司州境内金黄色的稻谷像波浪一样,看上去着实喜人。
马均不愧是大发明家,虽然还在学生阶段,但他所弄出的龙骨水车等一些发明已经被应用于司州。
自从黄巾起义以来,司州百姓迎来了首次的大丰收,农田里到处是忙碌的身影,而地方上的官吏们则是指挥着郡兵帮忙收割,同时地方官员严格遵白寒的诏令进行收税。有尚书令贾诩的监督,这些地方官员都不敢中饱私囊,1否则等待他们的就是剥皮,抽筋、挖眼等诸多残酷刑罚。
司州官员也摸清白寒的性格了,决不允许有人受贿,否则一人受贿,全家死绝。
跟受贿官员有关系的人一个也跑不了,通常是一人受贿,全家下油锅,还有门生弟子,死者数十人乃至数百人。
长安城外,白寒在百信的耕种的农田里收割着稻谷,朝堂上的官员们也都是拿着镰刀,收割着金黄的稻子,一些士族高门出身的官僚已经累得不行。
但白寒也穿着布衣,赤脚在农田里忙着收割,他们也只有硬顶着继续干下去。
王允、马日磾这种老骨头已经累得不行了,但白寒不停下他们也只能跟着干。
起身望了眼这些在日头下汗流浃背的官僚,没有再继续弯腰,而是朝身旁麻利收割稻谷的马汉,说道:“让大家都休息吧!。”
“诺。”
百官们随意坐在地上,一点也没有在朝堂上那种高高在上的姿态。
这片田地原本的主人家在一边颤颤悠悠的呆着,他们也听说过白寒会带人帮助百姓们收割稻子,但没想到会轮到他们这。
一身的疲惫,军士们随意坐在地上畅快的交谈着,嬉笑声不绝于耳,白寒躺在白虎身上听着周围的声音。
他喜欢这样,司州这种气氛正是蒸蒸日上的象征,乱世中,司州算得上是一方乐土了。
远处,赵云等人也在田地里帮着收割稻子,白寒可不想将他们培养成不知民间疾苦的人,真正的官员就要与民同乐。
荀彧站在田地中,看着脚下堆积如山的稻子,眼中充满了希望。
今年,司州绝不会有人冻死饿死,七百万百姓过了第一年就会进入快速发展的阶段,荀彧粗略的计算了下,未来三年司州境内新增的人口将会达到千万之多!
要是大汉十三州都能这样,就能恢复汉武帝时期的强盛了……
……
带着亲兵走在街上,夜幕虽然已经降临,长安城内繁华却依旧不减,小贩们吆喝的声音不绝于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