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七!
看着眼前这精神抖擞的老人,白寒怎么也不相信他居然快六十了,但事实就是这样,白寒叹息了声,只能退而求其次道:“晚辈不求您能出仕于朝堂,只求你能担任教师为后背讲解知识。”
“教师?!”听到这名词,蔡邕不禁问道:“什么是教师?”
“是这样的,晚辈打算在司州开办一家学院,为司州培养人才,所谓教师其实就是教书先生。”白寒把黄龙军校的设定跟蔡邕完全说了一遍。
蔡邕是越听越激动,当即拍案道,“老夫愿意出任!”
看着蔡邕激动地不能所以的样子,白寒笑了,这是他早就预料到的。
到蔡邕这个年纪,名声已经有了。
要是他的弟子也都能扬名天下,那他的历史地位就会逐渐提高,说不定还能把孔子从文圣的位子上顶下来呢。
“在下还听闻,蔡大儒和卢植的交情甚好,还请您请他出任教师。”
“这个没问题,老夫可以代劳。”
走在街上,白寒一直在为这个问题而揪心,这可不是个小问题啊,能教导那些三国名将的必须要是天下闻名的大贤之士。
可是到现在师资力量总共才小猫两三只:贾诩、蔡邕、卢植。再加上他也不过才四个人。
黄龙军校的课程可是足有20门的,文武各十科,这四个人完全忙不过来。
白寒想得脑袋都疼,他真想再下几道诏令把水镜先生、庞德公这种人也都弄过来,可这些人要么在深山老林隐居,要么家大业大才不会到他这吃苦受累。
想不出来,白寒也不想了,回到尚书台贾诩正在这里办公。
现在司州的一切都井井有条的,贾诩也有了很多空闲,白寒将自己的问题说给了贾诩,贾诩听后微微一笑,“主公啊,你看事情有些狭窄了。”
“文和何出此言?”
贾诩悠悠的说道:“教师不够,文官类的咱们可以从朝中大臣中选拔,武官类的可以让张辽高顺等将军举荐贤才,如此一来,讲师的问题不就解决了。。”
听贾诩这么一说白寒顿时就明朗了,朝中大臣也不全是王允那一派的,还有两成是沉默派的,可以从这里面选拔贤才,至于武将那边,白寒对张辽高顺的眼光绝对有信心。
文官交给贾诩,武将白寒就亲自修书给张辽高顺。
……
不知不觉间已经到了190年六月,董卓占据河西、西凉等地不思进取,反而继续过着那种骄奢淫逸的生活。
两地百姓怨声载道,而在四周白寒的三策已经实施,大批百姓涌入司州。
凉州、并州、益州、荆州、豫州、冀州,这些地方的百姓纷纷前往司州。
甚至远在徐州、扬州等地的百姓也纷纷涌入司州,司州境内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而中原却是烽烟四起,白寒则在司州默默苟着发展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