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6章 众人落马

官运 汤氏大少 1913 字 9个月前

其实,汪少华他们哪里知道?要是宋刚真想着发财,根本就不需要做官,做个富翁逍遥自在比这里舒服得多。

汪少华说:“这样好,这样稳妥。人嘛,一辈子平平安安就是福,你看郭开兴,现在在监狱里多难受。好吧,我们今天就聊到这里,你去准备那个会议吧,尽量开好。”

宋刚笑了笑,说:“尽量吧。”心里却说,开个鬼会,你这态度,把企业看成是乞丐,有几个人会来?冷冷清清,吃顿饭得了。这些企业界的人士,虽不说个个是精英,但业绩能够做到这地位的企业老板,他们和一般的暴发户有本质的区别。

但在王少华的眼里,或者说,在众多的官员眼里,企业界的人士都是一些下三滥的巴儿狗似的人物。这也难怪,他们平日里看到的是那些所谓的企业老板,主要是一些暴发户,“家”肯定算不了。那些投机取巧发了点财的爆发户们,赚了几个钱,就以为这世界是他们的了,一方面,在普通人面前趾高气扬的,一方面又在官员面前低三下四,一副奴才相。加上官员们手中些权力,自认为高人一等,所以,他们就普遍地产生了这种轻视企业界人士的观念。当然,还有个原因,那就是中国传统的官文化、官本位的思想根深蒂固,加上权力集中,要抬一个企业轻而易举,要整死一个企业就像踩死一只蚂蚁一般,正因为这样,企业界人士不愿意得罪官员,也不敢得罪那些官们。所以呀,汪少华之辈固有的概念认为,企业界老板们没有骨气,天生一副奴相。

宋刚不想在这次会议上多动脑经,他想让汪少华等人领教领教企业界人士的骨气,会议开得成也好,开不成也好,那只能看汪少华的运气了。

宋刚不是故意要为难汪少华,他想,今后临江的企业环境还得大幅度的改善,如果汪少华没有深刻的认识,整顿企业投资环境的工作根本没法开展,临江的经济发展提速,那也就是一场空话。

招标工作说明会改名为招呼会。谁也没听过这名字,这是汪少华给的一个新名词,他的意思是,这样才不失市委、政府的颜面。作为政策研究室出来的官员,这种发明创造是他的拿手好戏,他笑眯眯地说:“这名字好,给企业界打打招呼,我们三桥又要重新招标了,我们市委、政府给你们打个招呼,想来的就来听听,不来的,到时别说我们没有给大家打招呼,错过了机会就怪不得我们了。”

宋刚想,“说明会”还不一定有人来参加,你现在改成什么“招呼会”,只怕是上了路的都会往回赶了。

招呼会由宋刚主持,定于十点钟开始,但十点钟已经过了几分钟了,该是领导们进场的时间了,可会议室没来一个老板。

曹翰墨急得发跳,向书记汇报说,我和曾经来参加过招标的公司联系了几次,有的说不来了,有的说尽量来,也有的说一定会来,可到现在时间都多了十几分钟了,连一个人影也没看见,这怎么办呢?(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