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0章 新闻发布会开启!

梁主任把苏阳那杆小口径递给他,脸上带着一丝追忆往事的笑容,拍了拍沾了些尘土的手:

“咳,老黄历了。当年在部队,搞生产,打靶,在这戈壁滩上待了十几年,枪摸得比锄头还熟。后来转业,组织上说这边缺人,就留下了。一转眼,半辈子都交代给这片地了。”

他弯腰,拎起那只肥硕的野兔掂了掂。

“嚯,还挺沉,晚上够咱们炖一锅了。”

西北这个地界,有相当一部分的公职人员都是以前当过兵的,转业后留在这边扎了根。

这些人看似油腻,但眉宇间透着股历经风霜的硬朗,很有可能真上过战场,杀过敌人。

“苏老板,这只兔子也不够吃嘛,”梁主任掂了掂手里空了的枪,眼神里带着意犹未尽,“咱们再溜达溜达,要是再打几只,回去也有个交代嘛。”

苏阳一听就明白了,这是打枪打上瘾了。那杆小口径往梁主任手上一端,仿佛激活了尘封的记忆,有种重回战场、热血沸腾的感觉。

苏阳干脆利落地将枪直接拍在梁主任怀里,又抓了一把铅弹塞进他鼓囊囊的衣兜里,打趣道:“行啊,梁主任,今晚我们大家伙的伙食,可就全靠你这杆神枪了。”

梁主任得意地嘿嘿一笑,大手拍了拍胸脯,豪气干云:“这算啥!这要是换上半自动啊,我保管能给你打头哈熊来!”

苏阳闻言,嘴角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他大概还不知道,眼前的巴郎子,可是真正杀过哈熊的角色。

两人不再多言,默契地沿着起伏的山丘猫腰前行。山丘阳面,稀疏的骆驼刺和红柳叶子被晒得卷曲发蔫,背阴处则藏着灰绿色的蒿草和芨芨草。

兔子窝一般就藏在这草堆中间。

苏阳先是在前面投石问路,在听到窝里有动静的时候,就堵在门口,苏阳在上面跺脚,惊的兔子往外窜,等窜出一定的安全距离,梁主任以逸待劳,瞄准就开始射击。

就这么一下午的折腾,三个人拢共打了三只兔子,还有三只田鼠。

一行人回到了鉴定所的厂子里,趁天还放着亮,大胡子磨亮了刀子,准备处理这些东西。

东西不多不少,够七八人的口福了。

苏阳吆喝了一声,把正在库房清点的王华和于盛也叫了过来。

几个人分工明确:王华手脚麻利地剥兔子皮,于盛负责给田鼠褪毛开膛,苏阳则在一旁支起一口大铁锅,从压水井里打上凉水倒进去,又抱来柴禾塞进土灶膛里。

等到了晚上,卡布提和古丽也顺道过来,拎着自家酿的包谷酒。

七八个人围着满满一锅的肉。

梁主任端着碗,呷了口辛辣的土烧,脸上泛着红光,兴致勃勃地讲起下午打兔子那“一枪毙命”的事。

苏阳在一旁适时地添油加醋,让梁主任越发来了精神,话匣子彻底打开,从打猎一路扯到了当年在部队,跟着队伍在帕米尔高原剿匪时的惊险往事。

这片土地上生活的人,虽然谈不上大富大贵,但也不缺一口吃的,偶尔吃上一炖野物,那也算是调节生活的快乐门阀了。

酒满上,喝到了深夜。

要不是明天还有重要的事情要做,不然能喝一晚上。

第二天一早,天刚蒙蒙亮,苏阳赶到玉石鉴定所时,于盛他们已经把院子拾掇得差不多了。

门口铺上了红地毯,透着股不同寻常的喜庆氛围。

院子里的演讲台上,一条宽大的红布横幅格外醒目,被风吹得微微鼓起。

鉴定所的大铁门外,早已乌泱泱挤满了人。

和田巴扎上的玉石贩子、附近的居民、闻风赶来的外地客商,都踮着脚尖,伸长脖子,使劲朝院里张望。

那高悬的红条幅,简直比高考发榜还吸引人,人群嗡嗡议论着。

“唉,前头的阿达西,看清楚没?条幅上写的啥?真是黄口料?”

“看不清啊,离得太远了,字影影绰绰的!”前面的人无奈地喊。

有人急了,不知从哪扛来一架木梯子,麻利地搭在院墙上,三两步爬了上去。从口袋里掏出一个望远镜,眯起眼仔细瞧了瞧,猛地一拍大腿:“看清了看清了,真娘的就是黄口料!”

这么一说,大家都放心了。

但忍不住一声声惋惜,早知道黄口料有这一天,说什么也要囤一波了。

大家想起之前那个大批收货的年轻人。不敢想象现在躲在哪里数钱呢。

人群里不光有玉石行当的人,还夹杂着看热闹的当地老百姓。对他们来说,黄口料是啥可能不太重要,吸引他们的是另一个名字——解晓东!

这位刚刚在春晚上唱响《今儿个真高兴》,红遍大江南北、成了无数人心目中的梦中情郎的大明星,今天竟然来这偏远的和田了!

这可是活生生的电视里的人,谁不想亲眼看看?

苏阳戴着瓜皮帽,压着帽檐挤到了前头,王华一看是苏阳,赶紧给放了进来,随后把门关上。

没多久,几辆刷着蓝白条的警用吉普车开了过来,下来十几个人,将大家疏散在一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