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章 三国的科举雏形

若是能再宽限个十天半个月,再把消息广而告之一番,恐怕此刻摆在丞相面前的策论数量要多足足一个数量级都不止。

“好。”丞相看着眼前堆得满满的箱子,倒是并不惊讶。

虽然策论的数量比丞相预想中还要多出不少,倒也正说明了自己此次试验的正确。

若是能通过此次的策论发现一两个人才,那也算是意外之喜了。

点点头,丞相随即对着在场的几位大佬道:“那我们开始吧。”

“是。”众人齐齐抱拳答应道。

当即,费祎也是亲自负责将策论分发给了在场的众大佬。

随即,一众蜀汉的大佬们也是开始了点灯熬油地看起了策论。

这一看,便是数个时辰,从黄昏到子夜。

只是越看,丞相的心中却隐隐有些失望。

倒不是说其中策论都是荒唐之言,相反,有不少的策论都提出了不少好的建议。

譬如对于曲辕犁的见解,便有人列出了详尽的数据,并建言立即全国推广;

而马谡都不甚了解的农家肥,居然也有人提出了想法,甚至附上了详细的增产效果;

当然,更多的,还是从政策上的革新。

有激进的,要严刑峻法;有怀柔的,要吸纳更多的羌胡之人......

总之就是一句话,小策有之,聪明人不少,可他们能想到的,丞相也早都想到了,除了几个务实的“农学家”之外,真正能让丞相眼前一亮的,却是一个都没有。

合上最后一封帛书,丞相也是有些失望地微微叹息着。

但随即,丞相却是猛然意识到什么,随即抬头便看向了一旁正在整理着案牍的费祎,问道:“幼常的策论呢?我好像并未见幼常之名焉?”

话音落,底下还在看着策论的大佬们也是纷纷抬起了头。

原以为丞相是把马谡的策论放在了最后压轴之用,却不想看得最快的丞相也没有看到。

当即,众人的目光也是全都扫向了费祎。

费祎好歹也是未来的蜀汉四相之一,面对如今的情况自然也是不虚,当即也是坦然答道:“禀丞相,下官所收策论共一百五十七封,全在此处了,并无征北将军之策论也。”

话音落下,丞相的眉头顿时便皱了起来。

“这小子还真敢不交作业!”放下手中的帛书,丞相缓缓拿起了身旁的羽扇,一双紧拧着的眉头却是罕见地出卖了其内心的不解与怒火。

看着丞相的模样,底下的一众大佬也顿时眼观鼻、鼻观心起来。

没办法,丞相的怒火,谁也不想面对啊!更何况,这是人家荆州派内部的事情,吴懿等人自然是乐得作壁上观。

只是,旁人可以不闻不问,但赵云不行啊!

毕竟,马谡可是他推荐的人,此事之起因,也是在他。

当即,赵云也是站起了身,对着丞相一礼道:“丞相莫急,我去问问,想必是马谡这小子这几日在城外忘记了时日。”

说着,赵云就要朝外走去。

而听到此言的丞相,倒也没有阻止,他也需要马谡给他一个答复。

也就在赵云起身之时,房外却是传来了一个急促的声音:“丞相,征北将军命人急递策论。”

闻言,包括赵云在内的众人纷纷看向了丞相。

而丞相却并未答话,而是看向了一旁的费祎。

费祎当即领会,目光随即在角落的铜壶滴漏上扫了一眼,这才答道:“时间尚未至子时,丞相,还在您所规定的时间之内。”

话音落下,议事厅内的气氛顿时为之一松。

“呈上来吧。”丞相这才松口道。

“是。”费祎也是立即起身,来到了议事厅外。

只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