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来陪家里人过年嘞,你大老远的回来,是不是也舍不得我们这里?

听俺娘说了,你昨天弄了杀猪宴,可惜我们没赶上。

等明年过年,我们也整回杀猪宴,但时候你也回来啊,咱一块热闹。”

“就怕你们嫌我烦,哈哈哈,这次回来,不准备走啦。

准备带着你们爹娘,爷奶做点小生意。”

寒暄几句,沈建设没多费口舌,带着工具走。

村里不少相熟的人,都跟着上来,同他说话了。

年轻人极其多,都是十五六岁的少年郎,听了家中长辈的话。

如今把沈建设当成了偶像,遥不可及的梦想。

本村插队知青,青年报头版头条撰稿人,高考状元郎,名校大学生,杰出优秀企业家…

就是随便拿出一个,都让他们惊讶,望尘莫及的。

化身一群迷弟,跟在沈建设身后转。

沈建设也不嫌弃他们年轻,跟年轻人玩,自己也会变得年轻一些。

男人至死是少年,什么时候,内心都住着一个少年郎。

“建设,你这次回来,真不打算走了?”

“现在赚钱的机会,都在大城市,你有学历,起点高。

比我们的机会都多,反而回我们这一穷二白的乡下。

说实话,我是有点不明白的。”

同沈建设说话的,也是村里走出去的一个大学生,满怀一腔热血,走出了大山,去了城市,上了大学。

现实却并非他想象中的那样,想象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寒门贵子,让他切身的感受到不切实际。

如今的世道,寒门出身的人,更难实现理想报复。

他们考上了大学,却发现,身边的同学,大多是城里人,很少是市级以下的。

农村出身的更是少之又少,父母都是城里人,他们一出生就在教育资源集中的大城市。

可以说,一出生就赢在了起跑线上。

毕业后,身边的同学也有父母铺路,家里人安排。

不像他们,四处投简历,碰的一鼻子灰,灰头土脸的。

好像这种就是既定的,极其难逆转形势。

:https://fd。手机版:https://f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