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1章 刀一旦拔出来,就不好收回去了

黄巾起义之后,皇帝刘宏又尝试了几次收拢权力。

但是终究没什么用处,国家依旧朝着没落的方向狂奔不止。

十常侍之乱,董卓之乱,十八路诸侯讨董。

赵善出现在了酸枣县,观察参与会盟的诸侯,看看其中是否有定鼎天下的人杰。

相似的事情,她在两百年前就曾做过一次。

那一次,她选中了刘秀。

后者最终再建大汉。

明面上,这一次她的所作所为,好像和上次没什么不同。

依旧是寻找一个能够平定天下之人,依旧和他达成合作,依旧互相提防和戒备。

但实际上,两次之间大有不同。

刘秀建立东汉之前,仙人和军阀势力之间尚且泾渭分明,也没什么互相合作的基础。

但是如今,双方早已相互混合,成了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状态。

特别是当前前来会盟的诸侯,其中有好多甚至直接就是世家的代表者。

比如说,袁术,袁绍两兄弟。

这两人的背后,是如今的大汉背后最顶级的家族之一,且有数不清楚的家族跟随。

这些家族,构成了一张巨大的网,把这二人托举起来的同时,也深深束缚着二人。

这两人中,袁绍相对更英明一些,但市场也会深陷手下不同势力代言人的争斗中无法自拔。

至于袁术……

那就是个癫子。

这种情况,赵善从一开始就放弃了对二人的选择。

二袁之后,就是诸如公孙瓒,陶谦等辈,不是过刚易折,就是一心守成,同样不值得合作——

见证国秦汉两代,近十位明君的能力之后,赵善的眼光不是一般的高。

尽管她自己做不到那些皇帝的水平,但一名君主究竟是不是明主,她一眼就能看出来。

在他看来,目前的十八路诸侯之中,也就曹操这个人比较突出。

有志向,有谋略,能放下架子礼贤下士,也拥有自己带兵的能力。

虽然同样有世家投资,但却不像二袁兄弟一般彻底受其掌控。

尽管和刘秀相比,还存在明显的差距,但是已然可算作英明之君。

所以,赵善就直接见了曹操。

如今的赵善,早已不再是当年刚刚复苏,需要隐藏自己身份和踪迹的大秦长公主,她的举止,她的作为,早就和历史一起被刻在了史书上。

民间传承着关于她的信仰,庙堂上流传着关于她的传言——

天命!

很多人认为,只要是被赵善选中的人,都将是下一任全天下的掌控者。

这样的传闻并非空穴来风。

历史上赵善每次出现后,所选择的那个人,都在后来成为了能够名垂青史的人物。

比如说霍光,汉宣帝,光武帝,汉和帝,邓太后……

然而历史真相,往往是因果颠倒。

不是赵善找上他们,他们才拥有了天命。

而是他们自身能力本来就足够突出,又肯为苍生百姓带去福祉,所以赵善才会找上他们。

但是传说嘛,总是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被添加上越来越多的政治含义。

封建时代的皇权统治,为自己寻找正统性是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

就好像高祖斩白蛇,刘彻出生时,他母亲梦到神女授日……

赵善代表着天命,这个传言兴起,也是民间自发性其,和有权力之人暗中推动的结果。

尽管这其中的一部分人,其实并没有见到过赵善。

但这并不妨碍他们用赵善的名头为自己的地位增加权威——

反正赵善这人向来神龙见尾不见首,每次出现也只是惊鸿一瞥,很快之后就再次消失。

所以,只要不是去污蔑她,借助赵善些许名头,后者也不怎么会管。

曹操见到赵善时,本身还处于落魄的状态。

关东诸侯和董卓的战斗,伴随着董卓的跑路,第一场算是胜利了。

然而第二场的追击战,诸侯被徐荣打得大败而归,曹操认为这是诸侯之间心不齐的缘故。

和你们这样的人在一起,怎么能够光复大汉?!

战事的失败,让曹操陷入了短暂的自我怀疑。

不过赵善的出现,让他立马又恢复了精神。

他和赵善沟通了一次,诉说了自己想要平定天下的志向,并且很直接地提出希望能够得到赵善的帮助。

赵善并没有立刻应下曹操的要求,而是告知曹操,只要后者按照自己的志向走,那么双方的合作就能继续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