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老眼中闪过一丝惊讶,朝杜成峰微微颔首,笑道:“你这位女婿很是优秀。我近来读了他一篇文章,感触颇深。”
说罢,高老起身从柜中取出一份文件,递给周成武:“这是老洪给我的论文,唐烨写的。立意深刻,视角开阔,提出的几个观点颇让人耳目一新。
他认为当下我国经济发展正处于关键时期,接下来需着力改变现状,从传统工业逐步向新型工业转型,重点提出了智能制造、新能源汽车、精密制造等领域的发展建议与思路。
虽说文中有些观点尚显青涩,稍显超前,但我认为仍值得重视。”
“这篇文章,老洪原本想托我投给《求是》,但我觉得其专业性极强,不妨以内参形式呈递给国务院。”
周成武眼中闪过惊讶,旋即笑道:“高老真是有惜才之心啊!”
杜成峰笑着道:“我替唐烨谢过高老。”
高老摆了摆手,笑道:“不必客气。国家发展,需要这样有志向、有才华、有思想的年轻人。”
周成武又坐了片刻,便起身告辞。此次拜访高老,原是因他曾在工信部担任要职,如今工信部不少领导都是他当年的下属,是以仍有相当影响力。
周成武倒没想到,高老对唐烨的印象竟如此深刻。
坐进轿车,周成武笑着道:“成峰,没想到唐烨竟得高老如此看重。”
杜成峰感慨道:“这篇论文我看过,是唐烨在省委党校学习时写的,后来作为优秀论文被党校推荐上去,之后便没了音讯。没想到竟得高老如此认可。”
周成武抬眼,目光中透着睿智,轻声道:“小唐很不错,是棵值得用心浇灌的好苗子。”
杜成峰微微一怔:“他做事还是太锋芒毕露了。之前调查西奥生物科技,就引起了轩然大波。”
周成武却支持唐烨的做法:“年轻人,总要有几分朝气才好。”
杜成峰从周成武的语气里听出了别的意味——莫非他打算给唐烨再压些担子?
返回酒店后,杜成峰拨通了萧芹的电话。
萧芹接起电话,问道:“你在燕京待了半个月,什么时候回来?”
杜成峰笑着道:“该见的人都见得差不多了,估计明天就能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