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6章 治水

苏亦夜神色坚定地说道:“不但有,而且有很大的关系。

方尖碑的意义是祭天祈神,而这个鱼幼薇,就是传言中的神女,据说是天上的飞龙下凡,因而又称龙女。”

我们听完都瞪大了眼睛。

“天神,龙女?师公,你没开玩笑吧?”

苏亦夜说道:“这只是一个传说,其真实性有待考究,但是关于龙女鱼幼薇的故事在苗疆滇南流传很广,而且其恰好就是发生在南诏时期的事情。”

苏亦夜说鱼幼薇或许与这块祭天的方尖碑有着很大的联系,但我们并非滇南人,不了解那个关于龙女的传说,便领悟不到她的意思。

于是苏亦夜就跟我们讲起了这个龙女鱼幼薇。

这一切还得从千年前南诏国多天灾说起。

南诏国那地方,由于地质原因,经常发生旱灾和水患。

皆因土壤锁不住水,一到旱季,很多地方的农田便得不到灌溉,而雨季又经常多暴雨,就像是踏天一般,发起洪水来,每每都是死伤惨重。

这也正应了那句老话,旱季旱死涝季涝死,百姓苦不堪言。

南诏君主为此头痛不已,便召集大臣,询问如何解决这旱涝之灾。

后来有人就提议,效仿中原地李冰所筑的d江堰,修建一个水利工程。

大概意思就是在南诏境内挖七条引水渠,然后再兴建七个大泽,差不多就是现在所说的水库。

如此,雨季之时,水渠能及时排出洪水,使得庄稼百姓免遭水灾。

水渠又将那些水汇聚到大泽之中,储存起来,到了旱季,又可放出来灌溉庄稼。

南诏王听完之后觉得甚妙,但这个计划实施起来却是非常的困难。

因为修建水渠和大泽的工程量实在是太大了,以当时南诏国的国力来说,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