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中文武百官都未曾质疑哀家,你一个小小的御史安敢放肆!”太后怒骂道。
“呵!”王御史轻蔑的扫了一眼朝中站着的文武百官,好像在说,什么文武百官,就这么一小撮人还能代表文武百官?
比起往日的朝会,今日出现在朝堂上的人是少了很多。
昨日里随着皇上宫变失败后辈太后诛杀的,在宫变前就被太后当做异己铲除的,还有人在家中坐,被昨日里的事惊吓到今日不敢出现在朝中,特意告了假的。
可以说,出现在朝堂上的人,还不足往日上朝人员的二分之一。
怪不得王御史要以此嘲笑太后了!
这一下子,似乎是戳在了太后的心窝上,只见太后勃然大怒。
“安敢欺哀家,来人,将这老匹夫拖下去严刑拷打,看是否为张氏谋逆同党?”太后说道。
果然太后就是太后,不同寻常,即使被气的即将失去理智,处理起人来也不忘先安一个罪名,做到“名正言顺”。
“是”早早守在殿中的兵士答话后上前抓人。
“太后娘娘!”又有几位御史出列,看着竟是想要劝谏。
“呵,不用审,伏氏妖后,谋害先皇,囚禁皇上,如今还想谋夺大明江山,你不会有好下场的。”王御史说完,不等兵士靠近,猛然冲向旁边的柱子。
“砰!”的一声,竟是撞柱而亡了。
朝中众人神色各异,明显这位刚硬的御史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影响。
也许他们更加惊异于王御史说出的这些话。
什么谋害先皇囚禁皇上,还有谋夺大明的江山,这些词,任意一个,都不是众人在平日里敢说出口的禁忌。
没想到王御史说了,还是大庭广众的说出来。
其他的罪名还好,这谋害先皇和谋夺大明江山,这些话惊的众人脸色大变,那怕他们几乎都是太后的人,也被惊着了。
但在太后面前,又不敢将惊异表现出来,只能努力板着一张脸,好似没听到王御史说的话似的。
云曦将下面的一切看得真真切切,包括王御史的神色变化。
但她却是无能为力!
目前,他们滇南王府都还处在危局之中呢,是安是危,似乎就是太后一句话的事情。
这王御史的家眷,幸好不好京都。
也不知道王御史怎么想的,自己带着妾室在京都当官,将妻、子留在老家操持家务孝敬老人,即使多年后家中老人去世,也不见将妻子儿女接到京都,如今看着倒像是逃过一劫。
太后就算是追究王御史的家眷,等命令传下去,王御史的家眷应该有足够的时间逃命去,残余的保皇党之间,情分还在的。
且王御史是为大明出头,值得尊敬。
就如朝中刚刚出列的那几位大臣,叹了口气,对王御史的死满脸苦涩,但在太后面前,又不敢将苦涩摆放在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