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吆,这是谁呀?穆国公府的嫡出大姑娘,是不是我眼花了,这明日可就是穆国公府嫡出大姑娘大喜的日子,怎么穆国公府的大姑娘还在脏兮兮的地方转悠啊?”一个阴阳怪气的声音响起。
是张大姑娘。
云曦也彻底看清了出现在面前的三个姑娘。
为首的一个是礼部侍郎张大人家的大姑娘,这姑娘穿着鲜红色的衣裙,头上戴着金镶玉的钗子,一张笑脸看着像是瓜子脸,原本是很好看的脸型,可惜脸上露出尖酸刻薄的表情破坏还算不错的底子。
张大姑娘身后跟着的是她的好姐妹,同是礼部一个三品官的庶出女,姓刘,穿着绿色的衣服,看起来圆圆的脸颊,有些胖,按理来说这个年龄胖乎乎的姑娘应该看着很可爱,但这人不是,相反,这姑娘一眼看过去就让人有些腻。
另一个小姑娘身形纤瘦,下巴尖尖的,穿着半旧的鸭黄色衣裳,也许是因为年龄小,还不懂得掩饰自己的眼神,那双原本该稚嫩的眼中,透露出来的是势力。这个姑娘云曦记不得了。
云曦作为穆国公府的嫡出长女,也是会参加赏花会等京城女眷们之间的聚会应酬的,因而也是认识了不少的好姐妹,当然,既有交好的,也就有看云曦不顺眼的。
就像张侍郎家的大姑娘,张姑娘虽是张侍郎家的大姑娘但她是个庶出,她们府中最得宠的要属原配夫人的女儿二姑娘了,和云曦关系不错。
也许是因为这张姑娘在家里搞不过自己的妹妹,因而平时将视线集中在了她妹妹的朋友云曦的身上,云曦虽说不轻易得罪人,但也从不肯让人欺负,这才结了怨。
这三年来,云曦在京城权贵权中销声匿迹,哪怕是后来身世的事情暴露了,也在一些有怨气的人来不及反应时就离京了,根本没有给人任何嘲笑她的机会。
这不,才刚刚入京,哪怕是一如既往的深居简出,也有按奈不住的人上门挑衅了。
刘姑娘听到张姑娘的话,用手帕掩着嘴娇笑道,“张姐姐说什么穆国公府的大姑娘?穆国公府的大姑娘不是穆雪儿吗?”
掩帕娇笑放在可爱或者漂亮的女孩子身上,本来是让人赏心悦目的样子,但可惜这位刘姑娘胖脸加势利眼,让她做出这个动作还原了东施效颦的典故。
“刘家妹妹说的是,亏打扮的人模人样,可下贱人骨子里就藏着‘下贱’二字,披上鸡毛就妄想飞上枝头当凤凰,真是可笑!”张大姑娘趾高气扬的叫嚣,在失去身份的云曦面前她突然就有一种扬眉吐气的感觉。
云曦不搭话,既然是进来捐银子的,那就先将银子放下,不然不是白白的找她开涮吗?
至于这些阴阳怪气的话,等将银子放下了她在好好的和她们计较。
“听说你们是进来给这些可怜的孩子们捐钱的,钱呢?可别捐不起钱还在这里装什么高官之女。”云曦挤兑道。
不好好的出一出血,今日就别想出这个门了。
“你看不起谁呢?”张姑娘像是被踩到了尾巴上。
“就是,张姐姐一个侍郎之女会捐不起钱,你看不起谁呢?”刘姑娘说道。
云曦微微一笑,示意知画。
知画从袖中拿出了四百两银票递到了云曦手中。
云曦轻巧的拿起四百两的银票,似笑非笑的看了眼张姑娘,还好心的用手弹了弹银票,好让面前的几人看的更清楚些。
“李嬷嬷。”云曦唤道。
“姑娘?”李嬷嬷配合的看着云曦手中的银票。
云曦看着张姑娘,说道,“区区一点心意,捐给抚幼院的孩子们。”
李嬷嬷也是个戏精,鄙视的看了眼张姑娘等人,好像在说,你们这些人,叫嚣的再厉害,但一看就是捐不起钱的人。
然后笑呵呵的从云曦手中了接过银子。
人啊,缺什么就越是在意什么?有些人看着叫嚣的厉害,但心中不知怎么的自卑呢,就像是此刻的张姑娘,一看云曦和李嬷嬷的作态,就忍不了了。
她眼神凶狠的从袖子中拿出一叠银子,高调的大声道,“拿去,这是五百两银子,捐给抚幼院。”
说罢,张姑娘扬眉吐气的看着云曦。
云曦低叹,“什么吗?就只比我多一百两。”
张姑娘闻言,果然生气了,咬着牙从袖子里掏啊掏,掏啊掏,摸出两张银票,道,“拿去,我再加二百两。”
云曦装作不太甘心的看向张姑娘身后的刘姑娘,“刘姑娘,你呢?你爹可是朝中三品大官。”
“我,我出四百两。”圆脸的刘姑娘咬了咬牙说道。
她不能超过张姑娘,但必须比楚云曦多。
云曦好像是不甘心似的,最终将视线放到了那个不认识的姑娘身上。
既然跟着张姑娘来抚幼院找她麻烦,谁管她本性好不好呢,总是要付出些代价的。
“姑娘你呢?不会也比我多吧?”云曦似是带着期盼的说道。
“我……我没钱!”不认识的这个姑娘讷讷的说道,低垂的眼帘将她眼中的势力掩盖了。
“是吗!”云曦高兴的说道,似乎是终于看到一个出的钱比她少的人了。
张姑娘不悦的看向这位姑娘,终于,只见这位姑娘从袖子了摸了摸,拿出了十多两现银。
张姑娘不悦的皱了皱眉,道,“李家妹妹大约是出来的时候忘记带钱了,我替李家妹妹出了。”
原来是姓李。
“我——”李家姑娘想要阻止,却见张姑娘掏出了三百两银子递了过去。
一看清是三百两,这李家姑娘头晕目眩,差点要晕过去了。
她只是个京城七品小吏的女儿,虽是嫡女,但也拿不出那么多钱啊!
张姑娘是张府大姑娘,虽然是庶出,但人亲舅舅家是有名的富商,又因为生意靠着张家,对这个外甥女特别大方,一千两银子不在话下。
就是刘姑娘,人家亲娘也是极得宠的,手中的银钱向来宽松。
她爹虽然是京官,可当初是花了钱以举人身份补了缺的,上升的可能不太,没处来钱,她这么巴着张姑娘刘姑娘,不就是为了借她们多认识一些高门,好找一门好亲事吗?她父母要是知道需要出三百两银子,怕是要打死她。
早知道,要是早知道这楚姑娘心机这么深,昨日张姑娘说要来抚幼院嘲笑楚云曦时,她今早一定装病不过来。
心存恶念,总是要付出代价的。
云曦看着李嬷嬷到手的一千八百两银票,心情相当美妙。
这一千八百两的银票,除了她拿出来的四百两,赚了一千四百两,够抚幼院和养老院好几个月的开销了。
刚刚小杨妈妈进来时说什么了,捐三百两?呵呵,借口捐钱来抚幼院找她麻烦,她非得坑的她们大出血不可。
“李嬷嬷,既然人家捐了钱,那就将捐钱账目现在就公布出去,也免得有人说我们贪墨了人家的银子。”云曦说道。
李嬷嬷也不问为何不像是以前那样月底公布。
每当抚幼院门外贴出捐款明细之后,总是会有好一波人来围观,也看一看这京城又有那家人发善心了。
这张姑娘几人捐了款,她们将捐款名单公布出去,看这几人反应过来后还有没有脸来抚幼院找她要回银子。
要是人家真的来也要,她也会还回去,不过是在公布在外面的公告下面注明一句,善款中减去多少多少,原因是捐钱的人反悔要回去了。
就看这些人有没有那个厚脸皮了。
看着李嬷嬷将银钱拿到手,吩咐人去外面贴公告,云曦笑眯眯的看着眼前的三人,是算一算张姑娘、刘姑娘刚刚口出恶言的帐了,别以为捐了钱就能肆意的恶语伤人了。
穆国公府和滇南王府的婚事,是皇上亲赐,原本算着是四月多的时候成亲,也算是符合了圣旨中说的一个月内完婚。
但因为滇南王入京时遭遇刺杀,行程被拖慢,等滇南王入京时,已经过了御赐的婚期了,于是朝廷便将婚事挪到了端午节。
滇南王府操办婚事的人不是滇南王从滇南那边带过来的人,而是皇室从宫中派出来的,听说当时是滇南王亲自上书,说滇南王世子是皇上抚养长大的,亲事也是皇上给找的,那婚事不如就也由皇上办了吧!
于是,宫中来了人操持滇南王世子的婚事,不知情的人看着皇室如此重视滇南王世子,羡慕极了,心想自家怎么就没有这么一门好亲事呢?
御赐的婚事,不管京城中人怎么想,总是要给皇上几分面子的,前去穆国公府恭贺的人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