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接过信,仔细阅读后,面露愤怒之色。他转头问向群臣:“各位爱卿对此有何看法?”
谢绍恒上前一步,沉声道:“臣已调查过,与信中内容一致,谢闵怀的所作所为,实在令人发指!”
几位被谢绍恒拉拢的大臣也纷纷表态。有的说道:“臣在地方上也听闻过类似传言,谢闵怀的行径早已引起民怨。”
另一位大臣则补充道:“这些传言虽然没有确凿证据,但结合这封信,足以引起我们的警觉。”
皇帝听后,面色凝重,考虑片刻,决定派御林军去大牢对谢闵怀进行审问,务必要查明真相。
在阴暗潮湿的大牢中,谢闵怀被押解至审讯室。御林军统领亲自主持审问,他冷冷地望着谢闵怀,开口质问:“四王爷,信中所述皆是实情,您还有何辩解?”
谢闵怀依旧保持镇定,微微一笑,语气淡然:“所谓证据,不过是一封信函,你们凭此污蔑本王,未免太过牵强。”
统领不为所动,继续施压:“信中详述了您的计划,与毒药师的往来记录也一一在列,您还想狡辩?”
谢闵怀神色不变,甚至显露出一丝不屑,“本王不承认任何罪名,你们不过是诬陷而已。”
审问无果,统领只得暂时将谢闵怀继续关押,待皇帝定夺。
与此同时,沈如宁回到了仁安侯府。府中,继母周氏早已等候,她神情焦急,见到沈如宁便迫不及待地上前,语带恳求:“宁儿,我知道清清做错了事,但她毕竟是你的妹妹,能否请你放她一马?”
沈如宁面无表情,心中却翻腾起往日的种种。
“周氏,当年我母亲的死,你也是知情者,沈清清与谢闵怀狼狈为奸,妄图置我于死地,如今让我放过她,你觉得可能吗?”
周氏眼中闪过一丝慌乱,语气更加急切:“如鸢,清清毕竟年幼无知,被人蒙蔽才会犯下大错,只要你愿意放她一条生路,我愿意以命相抵。”
沈如宁冷笑一声,眼中闪过一丝决绝,“年幼无知?那我的母亲呢?她便宜了谁的过失?周氏,今日之局,你我皆是自作自受。”
周氏听后,面色苍白,满脸绝望,却无法再说出半句反驳的话。
沈如宁转身离去,心中早已下定决心,无论亲情恩怨,她都必须为自己的未来而战,为母亲的冤屈讨回公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