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明太祖拍桌质问,秦聪明笑谈利弊

朱标等人立即垂首,表示铭记。

秦宇这时转过身来,“陛下,如果什么事情都可以靠立祖训来解决,那什么事都没有了。”

“说句不好听的,倘若大明朝皇室后辈子孙不想听从,陛下立再多的祖训也不过是一张废纸。”

朱元璋似乎有些恼了,猛地拍桌而起,“这也不行那也不行,那你说让咱怎么办?难道把盐引取消了不成?!”

“陛下稍安勿躁。”秦宇伸手压了压,示意朱元璋坐下,“其实不用等到什么后世子孙,在我看来,如今‘开中法’制度即将运转不下去了!”

霎时,朱元璋虎目一瞪,“秦宇,你休要在这里胡说八道!据咱所知,‘开中法’截至今日还运行良好!”

“我说陛下,您能不能稍安勿躁,坐下容我把话讲完?”

朱元璋盯着秦宇看了几秒,轻哼一声,重新坐下,“说吧,咱不想看看你把‘开中法’如何说的运转不下去!”

秦宇轻笑摇头,“陛下,‘开中法’制度之所以能够维持运转下去,那是因为贩盐有暴利,所以才会有盐商为了获得盐引,从而选择运输粮饷到边关。”

“甚至为了节省长途运输粮食的耗费,就地在边关附近雇佣老百姓们开垦田地,生产粮食,就地入仓,换取盐引,从而快速的获得更多的利益。

“但如今有了【凹镜聚光海水晒盐法】,产盐量大大提高,比如德州城现在一个月所生产的海盐,平均下来足够如今大明百姓食用。”

“并且这还仅仅只是一个德州城,还不算其他沿海地区,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大明朝的海盐产量会巨幅提升,届时就会打破以往食用盐稀少而贵的现象。”

“到那个时候,盐价不一定会跌成大白菜的价格,但至少会失去于以往贩盐能够获得的暴利。”

“而当贩盐失去暴利,那么盐商自然不会为了获得盐引,去积极的运送粮饷至边关,如此一来,‘开中法’制度,岂不名存实亡乎?”

秦宇说完,话锋一转,“如今德州城囤积的海盐,完全满足整个大明朝所有人一年的正常食用盐量。”

“届时,将德州成囤积的海盐,全部平价出售给老百姓们,如此一来,‘开中法’制度岂不分崩离析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