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说不如一个藩王了,恐怕连普通的庶民都不如。
但想归想,朱棣等人还是没有放弃。
毕竟这个机会是好不容易争取来的,就算与他们之前的生活完全不一样,可这毕竟是行假太子之权,监国辅政!
这是何等煊赫的权势荣耀,岂能轻易放弃!
……
很快,半个月的时间过去了。
这天是秦宇之前和朱标等皇子约好来他家听课的日子。
对此,朱标、朱棣等人早已是翘首以盼。
因此这天一大早他们几人便不分前后的驱赶马车,前往秦宇在应天府中心城区的小别院。
这大半个月的时间内,可把朱棣等皇子折磨的快要疯了。
每天不是在批阅处理奏折,就是在前往批阅处理奏折的路上。
这对于很少受约束自由惯了的朱棣、朱樉、朱橚、朱棡四人来说,那是无比的煎熬。
因为他们每天寅时就要去文华殿,听朱元璋和朱标对他们过去的一天处理的奏折提出的意见。
然后朱标和朱元璋又会从中拿出一些涉及影响到的奏折,在早朝时与文武百官讨论。
而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父子六人要围绕这些奏折各抒己见,一直讨论到眼末时,也就是凌晨五点钟,又开始去上早朝。
下早朝一般在早晨的七八点钟,完事要返回文华殿,继续处理奏折,一直持续到午时才能用膳。
用完午膳,又要一直处理奏折到末时,也就是下午的四五点。
用完晚膳善后,又要开始处理奏折到酉时末,也就是晚上的七八点左右,这才能各自返回行宫休息。
而白天这些时间除了用膳以及出恭之外,朱元璋时不时都会来探望他们几人。
所以朱棣几人根本不敢偷懒,时刻精神都紧绷着,一天比一天觉得压力山大。
这种高强度的工作持续了这大半个月,朱棣等人幸好都是心性坚韧之辈,否则早就疯掉了。
所以如今能来秦宇这里听课,哪怕秦宇讲的啥也不是,狗屁不如,朱棣等人也会觉得是天籁之音。
因为这种机会太难得了!
而在朱标、朱棣等人出宫不久之后,朱元璋便换上便服,在锦衣卫指挥使毛骧的护送下,同样前往秦宇的小别院。
而这一情况通过层层传递,最终被左丞相胡惟庸所知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