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听君一席话,老朱犯难了!

秦宇说完,话锋一转,“经商之道的本质既然是资源交换,那么前提是你手里得有资源,目前大明朝所掌握的并且过剩的资源只有农业。”

“以当今圣上重农,这一点做得非常圣明。”

朱元璋本来有些难看的脸色,顿时变得好转起来,甚至露出了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

“继续说下去。”

秦宇欠欠身,走到一旁坐下端起茶杯,喝了一口香茶,润了顺嗓子,“重农虽好,但不抑商。”

“因为农业只能保证最基本的民生,而商业却能将民生质量提高。”

“换句话来讲,农业只能保证最基本的生存,而商业却能提高生存的几率。”

“因为商业发展起来,就能够最大限度地让资源以最大限度流通,循环往复,一带一路,让整个大明朝的经济不断进步,欣欣向荣。”

“而商业在进步的同时也带动了农业,因为商业发达了农业的需求量就更大了,平民百姓种植的粮食需求量也会增大,从而抬升市场价值。”

“那么若要更高效的种地,就需要更多的农具和耕牛,而买卖农具耕牛粮食这个过程其实就是商业。”

“当然,我举得这是最简单的例子,而如今我大明朝商税虽低,却有各种各样的明令禁止,限制了商人的活动范围,相当于将各种各样的洋分别圈在各地,使这些羊无法见面,无法沟通。”

“让他限制了商业的自由后果,就是商业越来越衰败!”

话落,秦宇直勾勾的盯着朱元璋,“黄老爷,这还是我说的第一个弊端,你觉得如何?”

朱元璋皱了皱眉,“就算你说的有些道理,但商人商人,无奸不商,无利不起早。”

“况且这些商人坑蒙拐骗,无所不尽其极,本就是极为不稳定的存在,若不加以管制,任其壮大,很有可能会动摇国本社稷之根!”

朱元璋之所以对如今大明朝的商人厌恶痛绝,那是因为这个时代的商人确实是无奸不商,游击式的经商。

比如今天在应天府坑蒙了一群苦主,明天这个时候就会出现在几百里外的某个小县城。

所以朱元璋当时颁发限制商人活动范围这条规定,就是为了不让那些奸商能够打一枪换一个地方。

若按秦宇所说,让商人资源共享,随意流通。

在朱元璋看来,社稷必定动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