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是藩属国出了问题,直接就是舰队开过去解决了。顶多是鸿胪寺派出部分官员帮助舰队处理一下文事。
“立刻召集幕府会议,另外八百里加急给佐世保传令,没有我的命令,绝对不允许和郑人发生冲突。”
德川崎没有办法,做为幕府将军,倭奴的真正统治者。他很清楚倭奴如今和东方这个庞大的邻居的实力差距。
这也就是倭奴人只敢背地里搞点小动作的原因。哪怕是使团被郑人杀光了,德川崎也不敢对郑人动手。就是想打朝鲜也强行压到了隆正八年再动手,就是怕大郑干预。
郑人东海舰队的实力,哪怕是如今攒了几十年家底的倭奴四大强藩联手,也是完全不够看的。更何况,郑人还有实力不弱于东海舰队多少的南海舰队在一边虎视眈眈。
和幕府的幕僚们简单商量了一下,德川崎就急匆匆的带着人赶到了江户港口迎接大郑天使。
同样是早晨,皇城大明宫光明殿前,今天尤其的热闹。
特别是人们看到贾琏也到了的时候,就知道恐怕传言是真的,这场朝会是真的要廷推九卿之一的鸿胪寺卿。
于是很多人都激动起来,毕竟这可是九卿啊。
大郑的体制,文官们基本上到了内阁和九卿的级别,就不会再动了。除非皇帝更替,或者皇帝对内阁或者九卿严重不满。否则,就只有等原来的老大人们致仕,才会有位置空出来。
所以廷推九卿,可是多少年见不到一次的盛事啊。
不过倒是不少人都不看好贾琏,没别的原因,贾琏太年轻了,这样的年纪成为九卿,总觉得不大靠谱。当初也就是因为这个原因,贾琏才会以少卿身份掌事鸿胪寺。
另外一些勋贵也以为,贾琏在鸿胪寺只是个过渡,他的最终归宿还应该是军队。二十岁的年纪,在军中做高级军官太年轻,中级军官他的爵位又太高。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贾琏才暂时栖身鸿胪寺。这种情况下,鸿胪寺卿不交给贾琏也说得过去。
以少卿的身份熬几年资历,等将来年龄大一些,军中有了合适的位置,就进入军中发展。这是很多荣国系的勋贵给贾琏设计的路线。
荣国传人,怎么可能不成为军中领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