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只怕是恨之入骨

越关山 九月里 1426 字 11个月前

“你若是拿出强硬的态度,蛮部或许还会有所忌惮,但你若好声好气的,恐怕蛮部那些个坐井观天,眼睛长在头顶上的人,还以为大筑是怕了蛮部,不敢和他们开战。届时即便蛮部是主动求和,在谈判过程中,只怕大筑也捞不到什么好。

依我之见,直接将那些人安排在皇城外的普通驿馆便是。届时在派遣兵部的人,将驿馆团团围住,确保里面的人没有危险之余,也能够监视他们,省得他们在大住的地盘胡来。”

谢清梧说完,钟锦就一脸为难地看着她,“这……这不妥吧?”

几日的相处下来,谢清梧对于眼前这位礼部尚书多少是有了些认识。

文官嘛,与脾气暴躁,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武将不同。

身为文官,又是掌管礼法的,最重繁文缛节,崇尚儒家学说。

如她方才所说的这种待客之道,恐怕这位大人一辈子也没见过。

但她并不打算就此妥协。

“蛮部行事嚣张荒唐,以钟大人的中庸之道对待,反而助长了他们的气焰。他们若是安分,我自也不会找他们的晦气。

但钟大人真的觉得,他们会按照钟大人所想行事?若真如此,边关十万将士,又为何屡次与蛮部交战?

钟大人稳坐高堂,看不见边关战士与蛮部厮杀时的场景,也看不见蛮部来犯时,边关百姓被他们残忍杀害的模样,若钟大人有生之年能够去边关看一眼,便知道清梧今日所言,并非危言耸听!”

钟锦还是觉得谢清梧说的不妥。

蛮部虽然蛮横,但现在不是已经主动与他们大筑求和了吗?还主动要求进贡。

这说明,他们大筑这一次是彻底将蛮部踩在了脚底,打得他们没了反手的机会。

他们泱泱上国,应该拿出气度,怎么能对求和的小国不依不饶?

如此一来,日后还有谁愿意信服他们大筑?那些小国岂不人人自危?

传出去,他们大筑的名声还要不要了?

不妥,不妥。

正当两人就接待规格的问题,争得面红耳赤的时候。

礼部的衙署门口,倏地出现一道人影。

一身紫金色的朝服,腰间束着紫金绶带,身材颀长,身姿挺拔,行动间仪态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