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6章 拔脓挤疮(3)

“届时爱卿也去参加。”

“近来毕卿的压力不小,此事他很早就想促成了,但内阁嘛,总有一些人自作聪明,讲一些话以反对此事。”

“臣遵旨。”

李起元当即作揖道。

其实这整件事,都在朱由校的谋划中,户部进行的税改,此前是取得不小成效,但也恰是这样,使得触碰到太多人利益,继而在暗中出现不少阻力与压力。

毕自严这个大明财相,做起事来真没的说,一颗公心只为能将积弊毒瘤解决掉,但这事独靠他一人支撑不行。

监察,改革,这完全是不冲突的,有时将两者起来,是能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的。

既然是要重塑监察体系,那么大明内阁这一行政最高存在,说到底也要在监察之内,只要是人,都会有私心的时候,很多时候出现的一些问题,真要溯本求源下,其实是从最高层延伸出来的。

在朱由校的心中,隶属于行政这块的,要悉数转隶到内阁去,一切以内阁为主导进行运转。

但做这件事的前提,是内阁也要在监察范围内,今后都察院这边,也要向内阁派驻监察有司才行。

眼下不这样做,是因为时机还不成熟。

毕竟在今下的中枢上,有不少人觉得中枢有司运转很混乱,不少都毫无章法可言,为此也出现不少私议。

对于这样,朱由校看的太清楚了。

但他们哪里知道,之所以会有这种状况,是因为中枢改革还没到位,很多有司的重组并不成熟。

就像税政方面,按朱由校的设想,今后涉及到征税,要以国税为主导,对应总署为辅,继而构建起一个完整的税收体系。

至于户部,今后只对税政的修订,同时要监管好人口、田亩等各项重要事宜,具体要做的事务,就要交给对应有司才行,避免有人去钻空子才行。

可想做成这样的事,没有十余载的逐步调整与完善,怎么可能办到呢,毕竟这牵扯到的太多了。

“陛下,英国公求见。”

在此等态势下,刘若愚低首走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