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2章身在长安,民望在外

自始至终 狐狸困困 3204 字 2个月前

长安。

“听听,诸位好好听听。”

姬清珞指着天幕之上的推演,对着下面的众人满是戏谑的说着。

在场众人人闻言,除去个别一部分清官之外,其余的人等都是面色如常。

那些清官尽是面色沉重,心头刺痛。

从科考入仕到现在他们也算对得起自己的良心了,作为天子门生至少无愧于当今圣上。

但在世家官员眼中,这些事情与他们就算有关,也牵扯不到自身。

毕竟地方上的小事,又怎能和这长安城当中的国体正式相比?

而至于保皇党就更不用说了。

推演当中所说的那些情况跟他们可没多大关系,一心保卫皇权,自然要维系民心。

就算过去有些做的不恰当的地方,但如今几经推演之后,也有所改正。

在场的这些站队官员早已明白了要如何施善行于民。

“一首太平谣,说尽了多少事。”

姬清珞语气突然变得严肃起来。

“本来应该童言无忌,但这些被孩童言语相传起来的歌词又怎能不反应时事。”

“陛下,此言差矣。”

郑国公忽然开口了。

通常情况下,没有人敢在姬清珞讲话的时候突然间将其打断。

也就只有他们这些位居国公之列的大人物可以了。

比如这郑国公!

虽然条件允许,但是道理上已经很不妥了。

君臣之别在这一刻弱化了,成何体统!

这一行为也引得一旁王千禾与郭宝义不满。

他们和郑国公相比权位不低,算是同位之人。

但这种僭越之举,实在是有些令人反感。

“毕竟是童言无忌,这些孩子懂什么。”

“他们话里话外唱的那些也不过是被带动罢了,更何况这只是在推演,就算未来可能会发生,也不一定应验在当下。”

“为君者不可这般呐。”

此话一出,王千禾气的青筋暴起。

对方仗着自己的辈分和功绩竟然敢在这里教起了姬清珞如何做皇帝。

就算真有问题也轮不到他郑国公以这种口吻教训,当真是狂妄至极。

“郑国公觉得不妥?”

姬清珞冷笑一声。

这般倚老卖老的家伙早已罔顾规矩法则,所以今日自己就跟他死磕到底。

“朕要做什么,要说什么,自有皇室威严考虑,就算是为百姓说话也是为君者之本分,这一点普天之下谁也管不得。”

听到姬清珞这般强硬的态度,郑国公瞬间老实了。

他也是世家序列之中的老人了。

一直站在潮头之上,自然明白不能和帝王威仪硬碰硬的道理,只好出声回应。

“陛下说的是,恕臣方才冒犯之罪。”

“臣也是老迈昏聩,一时说了不妥之话,还望陛下宽宥。”

对于这种说辞姬清珞自然不会相信。

这些藐视皇权的人都有着他们的小心思和底气,就算戳穿也毫无意义,当下留的不过是曾经的情分和同在一朝一代的颜面。

既然要证明,那就等到自己派出的两位钦差回来再说。

“也罢,等到霍龙广他们回来之后自有分晓。”

“到时候且看岭南道的事情如何处置和解决的,想必可以回答郑国公。”

在场之人都收声不再言语。

长安之中的百姓们看着天幕之上的推演无不心神恍惚。

之前他们本来以为承国的矛盾就算再大也只是表面上所看到的那样。

长期居于都城之中,不曾南迁,也不曾向偏远疆域而去,所见所闻皆是道听途说……

此时看着天之上的画面才知晓在王朝最南端荒芜偏僻之地,还有着百姓过着那样的光景,当真是苦不堪言。

“唉,若是没有陈怀信,岂能听说这等悲剧,真是免不得见者伤心,闻者落泪。”

“谁说不是呢……”

“不过如今我长安之中的风气也比之前好了许多,你们听说了么?是咱们陛下正在励精图治,整顿改革。”

“没错,确实如此。”

“听说不久之前很多咱们当朝的官员被陛下散了财,不仅亏损严重,而且直接打击了他们的气焰,大快人心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