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盛如明朝,都无法真正掌控每一个领土,那些南洋小国更是不可能掌握。
言归正传。
朝廷在购买下诸多岛屿和港口后,随即在当地设立宣慰司和直辖府。
至于为何不全都设立为直辖府,反而是要增设立宣慰司?
这涉及到管理。
说管理之前,需要先解释一下什么叫宣慰司。
明朝的宣慰司是专门针对少数民族,以及偏远地区专门设立的管理机构,相对于省级行政机构,宣慰司拥有更强的自主权。
这一次大明购买不少地方,而这些地方情况很复杂,要是不复杂,那也不会轻易就卖给大明。
大明在买下这些地方之后,随后就出现一些问题。
如当地有人不接受,不少原住民根本就不认可他们那原本所谓的‘主人’,他们连原本的统治者都不认,如何让他们认可他们被卖这件事,尤其是对于当地原本的权贵而言。
这些当地的权贵,是那里的天,如今突然多一个强大的主人,这对于他们而言,不是好事,而是坏事,因为他们将不再是天。
虽然大明可以以强大的力量镇压这些地方权贵,让他们认清现实,而且如今是朝廷花钱购买,就算是朝廷派兵镇压,南洋诸国也不会对此说什么。
但如今朝廷正在筹备西征,根本没精力管理这些地方,朝廷想要快速平定这些地方,最好的办法就是建立宣慰司,给予当地权贵自治权。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地方都会给予自治权,一些关键的地方,如马六甲海峡,会建立直辖府,朝廷直接管辖。
稳定南洋之后,就是建设。
这建设不是大问题,如今有着石见银山源源不断的提供资金,能够轻易雇佣大量的人,以及购买大量的木材和石材,对一些地方进行建设。
这些都是繁琐的小事,而且还都是下面人去做。
在这里就不多说了。
……
月底。
大明举办大明第一场年会。
因为这是大明第一场年会,所以早在十一月就开始筹备,各地的掌权者,纷纷前来应天府参加这场年会。
参加这场年会除了朝廷各地的官员和将领外,还有蒙古的各大部落首领,西南的土司,以及西藏的法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