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见陛下,陛下万岁!”
李晔接受着全军将士们的跪拜,在他们的脸庞上李晔久违的看见了无比的崇敬和畏惧。
李晔高声道:“平定叛乱,全军将士有功论赏!”
“陛下万岁!陛下万岁!陛下万岁!”
这一次全军上下的呼喊声浪更振,一浪高过一浪。
郑元规这时上前禀报:“陛下,逆首刘景宣已经拿下,权等陛下处置。”
李晔脸上浮现厌恶之色,摆手挥袖道:“将此贼悬在丹凤门下,让南衙北司文武百官,内廷宦官们都看看,这就是谋逆的下场。”
处理完刘景宣后李晔走了下去,一一将平叛的李筠、李君实和孙德昭等众将扶了起来,好声夸奖了起来。当然了,对于众将的诸多恩赏自不必多说,让众将惶恐的是天子居然纡尊降贵,对他们这般的勉励让他们受宠若惊,好生感动。
李晔带领众将一同出了内廷,直奔紫宸门,在含光殿接受文武百官的朝拜。
百官站定,随着小黄门的一声高唱,只见皇帝自含光殿后堂而出,在他的身后是一众浴血,凶神恶煞的将军。
李晔并不入坐,而是负手站在丹陛上,向下俯视着百官。
百官们三呼后都不敢抬头,将自己的脸庞深深埋在自己的胳肢窝里,不少人心里因为恐惧额头不觉间流出冷汗来。
今天的这一天对于他们就是心惊肉跳的一天,延英门未开,陛下不理事,观容军使率兵强闯进宫。
不久后被贬黜的太尉杜让能站了出来,拿着陛下的诏令宣告刘景宣的叛乱,接着就是接管安抚百官的权力,并且同监门卫将军一同使计诱杀了丹凤门外的都将毕保和其一众将领。
百官们被杜让能勒令在朝事堂内动弹不了一步,苦苦的煎熬等待后,听到了陛下要开朝的消息,百官皆知道,这一场宫变终于皇帝的胜利拉下了帷幕。
有朝以来,这是自甘露之变后又一次巨大的宫廷兵变,论起激烈血腥程度比甘露之变还要更甚。唯一的区别就是,甘露之变是宦官们赢了,他们凭借着手中的刀肆意屠戮百官,逼迫皇帝低下了头颅。
而这一次的望仙台之变,是皇帝亲自召集百官,在这含光殿内宣告了他的胜利,皇权的胜利。
“诸卿,十军观容军使,左神策军中尉刘景宣不经宣召率兵入宫,妄图兵变对朕不轨,现已被拿,其麾下部众或诛或俘。”
“刘景宣真的败了……”
皇帝的话语在含光殿内久久回荡着,百官们的心里荡起了涟漪,久久不能平静。
“恭贺我圣文睿德光武弘孝皇帝,陛下雄才伟略,一举荡平叛逆,此乃朝廷之福,我大唐之幸啊……”
老臣杜让能第一个站出恭贺,他十分激动,以至兴奋的双目流出滚滚热泪出来。他高兴激动着,更多是后怕,幸亏天子洞穿了刘景宣的谋逆之举且早做准备,不然的话大唐朝廷彻底被权阉把持,大唐覆亡矣。
“恭贺我圣文睿德光武弘孝皇帝……”
百官们随着杜让能的话齐声恭贺着,齐颂之声久久在含光大殿之内回荡着,声势斐然。
列班宰相中刘崇望、郑延昌等人后怕之余也是兴高采烈,只有宰相崔昭纬神色无比阴沉,整个人浑浑噩噩般,仿佛被抽离了魂魄。
含光殿外有人来报,说是北司宦官刘季述、王行范、薛从渥等人听闻刘景宣叛乱,各宦官纷纷率兵前来勤王,此刻不少人都聚集在了丹凤门外。
不过当他们看到丹凤门下悬着的刘景宣,看到当初威风凛凛的观容军使如此落魄不堪的模样,宦官们心中惊惧不已,听说还有人从马上跌落了下来。
听闻消息的皇帝李晔心中怒气增生,极度不满,这些个宦官不过都是些墙头草,局势未明之前都按兵不动各自观望。
现在才想起了率兵勤王,如此锦上添花之举只会让李晔心中更加鄙夷。</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