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宽敞明亮的大殿内。
熏香散发着袅袅烟气。
烛台散发的烛光,照映着洛令仪绝美的侧脸。
她拿着奏折一一批阅,嘴唇绷成了一条直线。
身穿青色长裙,官居舍人的乔婉,守在一旁为她研墨。
若有女帝特地放过来的奏折,她也会拿起翻看,与女帝交流当前吴国战况时,乔婉的眉宇间总散发出几分与寻常女子不同的英气。
“陛下,与吴国的战乱持续已久,边关的军需储备消耗殆尽,几位将军今日接连上奏……”
乔婉道:“尤其箭矢,若无弓弩箭矢的补给,吴军再进犯一次,城楼上的士兵将无箭可用。”
“偏偏在这个时候……”
洛令仪握着毛笔的手指纤细,指尖因为用力微微泛着粉色。
弓箭是战役中不可或缺的战备资源,一次大型战争消耗的箭矢,能达到数十万支,战后还有将军特地命令下属,去战场收集勉强能用的箭矢,可见其在普通作战中的重要性。
尤其现在的战役并不普通。
吴国临江,水上作战经验丰富,来袭便是驾船攻城。
大夏与吴国的数次战斗,战场都在扬子江上。
战船交锋,刀枪剑戟四大兵器,皆难以派上很大用处。
唯独投石车、弓箭这种远程杀敌的武器,抗衡敌军能有奇效。
漫天箭雨,次次将对方企图攻入城内的兵马拦截。
若是只有弓,没有足够的箭矢,那下次作战,边关守城的难度相较之前将攀升数倍。
而且对己方的士气也是沉重的打击。
“兵器局再造出来一批箭矢,运来定海关,少说也得等到这个月过半。”
乔婉沉声道,“前线来报,吴国虽传令休整兵马,但战船还是汇聚在扬子江畔,并无止战之意……”
“朕知道,他们不安好心。”
三万支箭放在以往并不算多,但边关战事持续数月,战备资源本就紧张。
这次押送途中被烧一事,在整个定海关传的沸沸扬扬。
若是被吴国听到风声,他们下次进犯怕是又多了很多底气。
随着洛令仪的呼吸,高耸的山岳在胸怀中起伏,“三万支箭,现在倒成难题了……”
“属下命人前往民间的弓箭坊打探过箭矢的售价,他们知道边关急需箭矢,从一个月前,就开始给箭矢涨价。”
乔婉汇报的有些吃力,“现在箭矢被烧一事传出,民间弓箭坊的箭矢价格,相较之前足足高了一倍有余,他们都想借此机会挣朝廷的银子。”
“鼠目寸光!”
商贾居然趁着官兵无箭可用,故意给箭矢涨价,想要借此大发国难财。
他们怎么搞不懂,官兵替他们挡的,是企图侵犯这片国土的贼寇。
洛令仪眼底隐隐闪着寒芒,声音很冷:“若国破,何以为家!”
即位理政不过短短两月,先是边关战火不断。
接着有人使计谋,假扮山贼,烧了押送途中的三万支箭矢,意图用曹亮和苏瑶牵连曹公府和镇北太尉苏破阵。
边关又一直民心不齐。
前院的火还没扑灭,后院又起了另一把更严重的火……
“现在的关键是,怎么想办法把军中急需的箭矢凑够。”
案桌上。
一张草纸被风吹开,乔婉赶忙拿砚台压着草纸的一角,上面写着今天曹亮在朝堂上献出的“连环计”。
当视线凝聚到草纸上时,洛令仪眼中的寒芒突然敛起。
“乔卿,依你所见,今日献计之人,曹总管之子曹亮可不可用?”</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