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尚之前,陈郡谢家只是一户普通士族,是他让家族暴露在闪光灯照耀之下。但在老牌大世族看来,陈郡谢家还是暴发户,他们称之为“新出门户”。有一个趣闻可以看出陈郡谢家当时的地位。谢尚暴得大名,想和世族大家攀亲,就替堂弟谢石向诸葛家族提亲。这个诸葛家族就是诸葛亮他们家,早在三国时期就是名门大家了,后来随着司马睿南渡,算是“中朝显贵”,在南方地位尊显。诸葛家的掌门人诸葛恢一向以名望凌人。一次,丞相王导和他谈起名门望族的排名先后,说:“人们都说王葛,为什么不说葛王呢?”诸葛恢毫不留情面地回答:“譬如说驴马,不说马驴,驴难道胜过马吗!”诸葛家的气焰可见一斑。现在诸葛恢见陈郡谢家来提亲,断然回绝:“我们这样的人家,都是有固定的世代姻亲的,我的女儿已经有人家了,可不能再和谢家结亲。”谢家讨了个没趣,谢石却对诸葛家的女儿念念不忘。等到诸葛恢死后,诸葛氏家道中落,谢家地位飞升,谢石这才娶到诸葛恢的小女儿诸葛文熊。
三
谢尚去世,豫州地盘不能落入桓温的手中。朝廷的看法是继续让谢家子弟都督淮南军事,作为王朝的方镇屏藩。他们选择的继位人选是谢奕。
谢奕是谢尚的堂弟。谢奕的父亲谢裒,从跟随司马睿开始,基本在中央谋职,终于吏部尚书。他本人没有什么值得称道的事迹,却生下了一群日后赫赫有名的儿子:谢奕、谢据、谢安、谢万、谢石、谢铁。
谢奕为人放达,也是玄学中人,也是从桓温的幕府开始政治生涯的。他和桓温虽然是上下级,言谈举止却像是老朋友。谢奕随便戴块头巾,就跑到桓温家里做客,长啸吟唱,一点都不把自己当外人。桓温常说:“谢奕是我的方外司马。”谢奕酗酒,还逼着桓温陪酒。桓温酒量不行,不胜其烦,最后发展到看到醉醺醺的谢奕就跑到老婆房间里躲藏起来。桓温是驸马爷,老婆是南康公主。因为桓温工作很忙,南康公主难得见到丈夫,所以很感激谢奕,说:“如果没有谢奕这个放荡司马,我怎么能见到驸马呢!”谢奕找不到桓温,就在桓温府上随便拉人一起喝酒。年轻人跑得快,最后被谢奕抓住陪酒的都是老兵。谢奕就自嘲说:“失一老兵,得一老兵。”东晋人以当兵为耻,谢奕将桓温比作老兵,桓温为人豪放,也不生气,任由谢奕胡闹。谢奕和桓温保持了密切的感情。现在,谢奕突然被破格提拔为与桓温抗衡的藩镇,两人念及感情,依然相安无事。
谢奕在豫州刺史任上只有一年,就死了。谢奕二弟谢据早死,三弟谢安本该出任豫州刺史。可是谢安把机会让给了四弟谢万。
朝廷任命谢万出掌淮南,在世族内部引起了轩然大波。因为谢万过于洒脱,狂妄自大,常年不理政事——这是玄学氛围要求的。怎么看他都不像是前线主帅的材料。谢安的好朋友王羲之曾经自问自答:“某人和谢安、谢万相比,谁更好?如果是谢安遇到这个问题,肯定与人为善,说自己不如某人;如果是谢万,则会因为听到这个问题,和某人怒目相争。”王羲之听到谢万的任命后,特地写信给谢万,要他收束情绪,勤勉政事。谢万根本没听进去。
桓温和谢万关系一般,却支持谢万出任豫州刺史,因为他等着谢万犯大错好收拾谢家势力。果然上任第二年,谢万就受命与徐州方向的郗昙兵分两路,北伐前燕。谢万把北伐当作郊游,一路饮酒唱歌,一点端庄办事的样子都没有,更谈不上和将士们同仇敌忾、同甘共苦了。三哥谢安千里迢迢写信劝他说:“你现在是主帅,不是可以任性生活的隐士,应该懂得率军打仗。要多和将领们交流,让大家和你同心协力。”谢万一想,交流不就是吃饭喝酒嘛,于是大摆宴席,招待众将。宴会开始,谢万自顾自吃喝得很高兴,突然觉得应该说几句话。憋了半天,谢万终于对众将说:“诸位都是劲卒。”他不想想,各位将军都是有头有脸的人,他叫大家是兵勇,在将领们听来就是讽刺和贬低了。这个饭局目的没达到,反而把部将都得罪光了。
战争开始,徐州方向主将郗昙病倒,率军暂退。谢万误以为友军败了,慌忙下令后撤。豫州军队趁机一哄而散,众将各自组织撤退,结果北伐不战而败,前燕反攻占领了东晋大片土地。晋军喘息稳定后,竟然找不到主帅了。原来谢万逃得最快,早早躲到大后方去了,成为光杆将军。事后追究责任,谢万是罪魁祸首,被废为庶民。
这个处理结果还是给陈郡谢家留了面子的,没要了谢万的性命。然而谢家在淮南名声坏了,待不下去了,不可能再让谢家子弟出掌淮南军政大权了。陈郡谢家几代人努力的成果,轰然倒塌,付诸流水。谢万真是罪人,挥霍了祖父兄长几代人的奋斗成果。谢家只能从头再来了。</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