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震惊!大唐宰相!当街被砍死!

元和十年(公元815年)六月八日,武元衡遇刺的第五天,李纯再度下诏,令朝廷内外全力捉拿行刺的贼人。对将贼人拿获的人,奖赏钱一万缗,赐官五品!如有胆敢包庇隐藏的,诛杀全族!

凶徒如此狠辣,那便只有比他们更加狠辣!

于是,一场全城大搜捕终于展开了。这场搜捕不仅涵盖了全城百姓,还包括所有公卿大臣。连宰相出行路线这种隐秘的事情都已经被刺客们知晓,这说明公卿门阀中也有刺客们的内应。不良人敲开了那些门阀大族的宅第,对家中筑有夹壁、复屋等密室的公卿家宅都进行了反复搜索。

渐渐地,京兆府的视线锁定在了一处地方,那就是成德、淄青等藩镇的进奏院。

自玄宗朝开始,边镇逐渐在长安设立进奏院,也就是藩镇的驻京办事处。这些进奏院表面上负责为藩镇节度使传报奏疏,与朝廷交流信息,实际上背地里做着许多隐秘的勾当。进奏院的官吏们平时重金贿赂朝中官员,把他们笼络成藩镇结交的对象,好让他们在朝中成为藩镇的喉舌。同时还刺探情报,只要朝中一有风吹草动,这些秘密的消息就会以最快的速度传报到各自的藩镇之中。这次的行刺案,虽然没有查到刺客的踪迹,但重重线索全都指向了进奏院。不良人们发现,不止一家进奏院在打探朝中宰相的行踪、言谈、举止。仅一个武元衡宅邸,就有不少家丁、仆人被成德、淄青等藩镇的进奏院收买了。

而进一步排查进奏院近期的可疑人等后,京兆府发现了一群极为可疑之人。成德进奏院中的一批成德军人,为首的叫作张晏,最近他带着几个成德士卒横行于长安城,行为无礼,举止无状。神策军的将军王士则等人告发王承宗派遣张晏等人杀害武元衡,随后长安不良人捉拿住张晏等八人。天子特别下令,让京兆府和御史台组成专案调查组,审讯这群成德军人。

成德节度使王承宗是否是宰相行刺案的背后主谋?这一点目前尚不能断定,因为张晏等人的行踪与武元衡行刺事件的经过并不重合。但成德是幕后黑手这个结论,无疑是李纯所需要的。当初讨伐成德的战争不了了之,一直都是李纯的心结。这几年王承宗愈发地骄横跋扈,还毫无礼貌地要求唐廷停止进攻淮西,李纯对此早就心中不满了。

六月二十三日,李纯在朝会上将王承宗三封语气不逊的奏章公之于众,上面清清楚楚地写着王承宗对武元衡的诋毁,商议如何给王承宗定罪。武元衡曾在死前痛斥过王承宗派来的使者,这是王承宗的作案动机;张晏等人被抓获,这是作案证据,动机与证据俱在,为行刺案定下了调子。几天之后,在专案组的刑讯之下,张晏等人终于招供,承认是他们杀害了武元衡。

要将王承宗定罪,这件事情让朝中不少人颇有微词。朝廷与淮西交战正酣,不少人认为应当稳住成德、淄青等藩镇。一些朝臣甚至还建议暂时罢免正在养伤的裴度,以便让成德的王承宗、淄青的李师道放下心来。

其实,这也不失为一个办法。裴度如今伤势很重,时值盛夏,伤口不易愈合,又不幸化脓感染,半条命已经没了。不如暂且让裴度休息,同时稳住成德、淄青,先解决淮西的战事。但李纯不愿意这么做,因为这是大是大非的问题,是理当如此的问题,是绝不可以妥协的问题。他少有地动怒了,斥责道:“倘若免除裴度的官职,那就会让邪恶的阴谋得逞,朝廷不再有法度可言。我任用裴度一个人,足够打败王承宗和李师道两个人!”几天后,在李纯坚决的意志之下,裴度被启用为中书侍郎、同平章事,进入了宰相班子。

这个任命,足以向天下展示李纯坚决的意志。

裴度当即带伤入朝奏对,提出继续讨平淮西的建议。李纯当即同意,将军事事务全权交给裴度,加紧对淮西吴元济的征讨,并特许裴度在家办公,与朝臣商议政事。

几天之后,唐廷斩杀张晏等五人,同时还处斩了包括成德进奏院官员在内的十四名同伙。随后下诏数说王承宗的罪行,取缔成德进奏院,不再让他入朝进贡,并要求王承宗主动投案,否则朝廷将择日发动战争,攻打成德。

这场宰相行刺案在一个月的时间内结案了。然而在长安不为人知的一个角落,真正的刺客却蛰伏数日,等风头一过便逃亡而去。</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