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为什么大多数统治者都不把老百姓当人看,那是因为他们看透了这群乌合之众,知道这些人只要不是逼得太狠,一般是掀不起什么风浪的。
亘古通今,造反的人真的很多吗?其实用手都能数得过来,可他们为什么要造反,不就是因为被逼的走投无路了,甚至连土匪都做不了。
在这种一无所有的情况下他们只能放手一搏,成功了荣华富贵,失败了大不了就是一死。
纵观整个历史,只要是稍微聪明点的皇帝都明白这个道理。
因为古代的老百姓一直有一个特点,逆来顺受,他们从来不会想着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而是不断给自己找台阶下,认为忍一忍就过去了。
他们的命运早就在不知不觉间期盼着某个圣得明主青天老爷来拯救他们,这种行为就和把希望放求佛拜神上一样。
来帮他们脱离苦海。
总的来说就是他们已经习惯了被动的去接受一个结果,谁赢他们就听谁的,谁权力大他们就向着哪边倒。
而不是想着靠自己去改变这个结果。
这也不能全怪他们,毕竟这是千百年来纲常伦理的束缚,以及刻在骨子里对皇权天命的敬畏。
为什么封建时期的百姓被称之为草民?那就是因为他们的命像草一样微不足道,可以任人宰割。
只要是还有一口饭吃,皇帝把他们当做牛马也好,牲口也罢,他们也生不起反抗的念头。
即便受了冤屈,他们第一时间也不是据理力争,而是摆出一副可怜兮兮耳朵样子,祈求统治者的同情,妄图用卖惨来让自己活下去。
当然,这样做也有一个坏处,那就是长时间的压迫会让百姓失去对朝廷的忠诚度,失去血性。
如果统治者长时间不把他们的尊严还给他们,这些人就没有动力去捍卫朝廷的利益,只是被迫如同机器一般驱使。
所以历朝历代的灭亡,百姓都是随波逐流,因为他们根本就记不住皇帝,根本就不会在意今天统治的是谁,明天统治的又是谁。
对于他们来说只不过是换了一个压迫自己的对象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