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回 秦魏大战

荆轲传奇 肖天 6973 字 2024-10-01

使者被割下两只耳朵,满身血污的回到李信军营中,哭着将事情经过一五一十地说了一遍。

李信听后大怒道:“哼,魏国如此欺人太甚,简直狂妄自大!”

董兴朗声道:“将军,下令吧。”

薛礼等人也附和道:“不攻下大梁城不足以泄愤。”

李信拳头捏的咯咯作响,瞪眼道:“三军听令,立刻攻打。”

“喏。”

一声令下,擂鼓手敲的震天响,旗牌兵摇旗呐喊,三军将士热血沸腾,呐喊挺进。盾牌手冲在最前面,用来抵挡城上的箭镞,弓弩手和投石战车是其次,摧毁城上的有生力量,为攻城兵做准;肩扛云梯的士兵们在最后,他们是决定战争胜负的主力军,至少需要他们爬上城墙,强攻才有可能占为上风。

秦军的弩机可以连续射三支箭,是当时最先进的武器,好的武器从某种意义上说决定着军队的实力。

几千名的弓弩手同时往城墙上射击,万箭齐发,那场面别提有多壮观,也别提有多惨烈,呼啸而过,城上立刻几百上千名的士兵在哀嚎声中倒下。

投石战车从空中往城楼上投掷石块,打击士兵,这应该是最早的远程机械化作战,杀伤力可谓惊人,一石二鸟,三鸟,四鸟都有可能。而且还可以起到破坏城墙的作用,假如城墙不牢固,打破一个缺口,那就不用云梯攻城,直接就可以冲进去。

但失望的是,大梁城城防坚固,投石战车的石块打在它的墙面上,丝毫没有破坏力,仿佛蜻蜓点水似的,挠痒痒而已,起不到一点破坏力。

最后,只能将云梯搁在墙上,士兵徒手爬上去攻城,但八九米高的城墙,士兵爬上去攻城也非易事。城上魏军早已准备好了守城装备,等士兵爬到一半以上的高度,有的推倒云梯,有的抱起擂石、滚木、热油,往士兵的身上砸,可怜这些攻城兵被砸中身体后直接掉下地面,活活摔死。

第一梯队,三千名士兵没有一人登上城墙,都是半途而废,全部成了炮灰。

第二梯队,紧紧跟上进攻的步伐,然后,几乎与第一梯队同样的命运,也是全军覆没,无尺寸之功。

第三、第四梯队……一直在进攻的路上,没有李信的命令,士兵明知前方是刀山火海也只能往前冲。城墙下尸横遍野,士兵们绕着战友的尸体在一步一步往上爬,等待他们的只不过和战友一样的下场。现场画面异常惨烈,尸体堆积如山,惨不忍睹。

李信和众将领一直目不转睛的注视着战争的动向,一个时辰进攻下来,两边都伤亡惨重,但明显是秦军死伤更多一些,因为他们处于劣势,魏军在城上是居高临下,占着优势。

攻城营的将领薛礼见此情景,不忍直视,大梁城实在太难打,士兵们只做无谓的牺牲,毫无意义,这么打下去,伤亡无法估计。他鼓起勇气向李信谏言道:“将军,末将斗胆进言,是否考虑用别的计策,攻城兵伤亡实在太多了,而且魏军士气很旺盛,不利于我军。”

确实魏军只在弓弩手和投石战车射击时伤亡了不少人,而用云梯攻城时,魏军几乎无伤亡。

李信望着前方城楼下如地狱般的场景,看在眼里,痛在心里,他紧咬着后牙槽,长吁了一口瘪了许久的怒气,才摆摆手让薛礼停止进攻,然后说:“救治伤员,整点伤亡人数,撤离安全地带,围而不打,在做商议。”

薛礼抱拳道:“诺。”

魏军算是打了个小胜仗,得到了一个喘息的机会,但秦军没有撤离,说明危险警报依然没有解除。

过了十天,秦军既不攻城,也不撤离,就这样虎视眈眈的围着大梁城,显然秦军玩起了消耗战,以时间换空间,等到城中粮食告急的时候,势必军心大乱,那时再攻打大梁城就容易多了。

在魏国的家门口,每天面对这些秦军的虎狼之师,人们失去了自由不说,内心也是焦虑的,烦躁的,久而久之,恐生民变。

一日,太子在东宫与荆轲等几个心腹商议退敌之策。

京城被困,魏国其它郡县像洛阳,安邑等一些城市的将领率领所属军队倾巢而出解救大梁之围,可惜都被秦军挡住了南下的道路。说来也奇怪,偌大的魏国居然找不出一个能打仗,打胜仗的大将,导致大梁城被活活困在原地,得不到救援。

为此,鲁敖提出了自己的想法,说道:“援兵难以越过秦军的防线,大梁之危不知何时才能解除,敝人以为,须另想办法,当务之急,不如修书一封,向楚国求救,分析利弊,晓之以理,告诉楚王唇亡齿寒的道理。”

副将军尹辉道:“远水解不了近渴。秦军将城门围得水泄不通,书信又如何送得出去。”

鲁敖说:“事在人为,派一支敢死队暗夜里突袭出去。”

荆轲听了鲁敖的话,突然眼前一亮,揉揉鼻子,沉吟道:“这是个好主意。只可惜,鲁兄,楚国与魏国的交情不是很好,仅凭一封信,难以说动楚王派兵营救。据在下了解,楚王身边的权臣早已被秦国收买,只怕书信还未到楚王的面前,已被某些小人劫走成了讨好秦国的战利品。”

太子一脸诧异的看着荆轲道:“少侠既然点出了问题所在,何故又认为这是个好主意呢?”

“对啊。”鲁敖也附和道,“两者之间不是很矛盾吗?”

荆轲笑了笑,说道:“鲁兄一席话让我想到一个故事,当年赵国的邯郸城也是被秦军久久围困,情况非常危险,就在这时,赵国的公子平原君赵胜想了一个办法,拿出家中的全部财富招募了一批死士,有几千人。果然,这几千个死士发挥了扭转乾坤的作用,他们一身丧服,冲入秦军阵营,个个以一当十,杀得秦军四处逃散,赵国士气大振,最后解了邯郸之围。”他讲这个故事意在告诉太子,咱们也可如法炮制。

一听这话,在场的人终于理解了他话里的含义,纷纷点头称是。鲁敖向他竖了下大拇指。太子则是露出了笑容,“少侠,本宫觉得你意犹未尽,继续说下去。”

荆轲继续说道:“平原君赵胜只所以招募死士,原因是城内兵源严重缺乏,邯郸城岌岌可危,随时有被打破的可能,所以才出此计策。但我们大梁城中尚有十万精锐,实力远在当时的赵国邯郸城。秦军三十万主力部队,实际上围在城外的兵力顶多也就二十万。在黄河两岸分出了几万兵力,又在攻城时伤亡了几万。这二十万秦军四面围城,兵力又分散,东南西北四城各有驻军,但主要兵力还是集中在南大门,而北边和西边的兵力最薄弱,所以,我们可以从这两个地方杀出去。当然了,首先招募一批死士,先让这批人做先锋,挫挫秦军的锐气,然后再让十万主力军奋力杀出。到那个时候,驻守在黄河南岸的我军部队看到大梁城上狼烟四起,喊杀震天,相信他们也会不顾一切的杀过来,这样两军形成对秦军的夹击之势,他们必然大败。”

太子听完荆轲一番分析后信心大增,腾的站了起来,朗声道:“好,与其坐以待毙,不如背水一战。兵法云置之死地而后生,少侠,招募勇士的事情就有劳阁下了。”

“在下义不容辞。”荆轲拱手道。

太子从案几上取过一只虎形的兵符,朗声道:“尹将军。”

“末将在。”尹辉站起身拱手道。

“城中十万精锐由你指挥,但要按少侠的计划行使,生死存亡,在此一举,不得有误。”

“遵旨,末将誓与大梁城共存亡。”尹辉上前接过虎符。

“好。”

众赏之下必有勇夫。

荆轲用太子提供的财帛在城中招募到五千死士,又将客栈中姬月给他的几箱金银珠宝也拿了出来,又招募到二千死士,总数达到七千人。

一切准备就绪。

次日四更,军士们早早吃饱饭,等到天蒙蒙亮,突然打开北门,这七千勇士也穿一身素白丧服,手握长枪短刀,喊杀震天,实施自杀式袭击,有如白浪滔天,冲向秦军的营地。

秦军士兵哪里见过这种阵势,一身白色装束,仿佛地狱里的白无常,突然索命来了,吓得士兵们阵脚大乱,四处溃逃,恨爹妈没给自己多长一条腿。无处逃时,你推我搡,倒下一片,又慌不择路,互相踩踏,死伤不及其数。

与此同时,城中魏军精锐蜂拥杀出,紧追溃逃的秦军,又是一阵冲杀,大败北军。北边的秦军无力抵抗,便往西南方向跑。

这时,西城门也突然打开,荆轲、鲁敖、阿驰率领魏军奋力杀出,秦军抵挡不及,大败而退。

两军厮杀,喊杀声响彻上空,狼烟四起,直入云霄,黄河南岸的魏军看到信号后,立刻倾巢而出,朝大梁城一路斩杀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