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特别好。”
钟扬点头,在手里的小本子上打了个勾,进程飞快地问:“接下来一年的项目分配方面,有没有什么需求?”
李洛知道他没时间绕弯子,很直接地回答:“我想多参加债务类项目。”
她本想添些理由,表表决心,但是钟扬显然没空客套,直接在笔记本上记了一句,然后就合上了笔记本。他看着李洛,笑着问:“长期的职业发展,怎么考虑?”
李洛愣了一下,有些茫然,他这么问是什么意思?“领导,我没看其他机会。公司有什么项目需要我,我就做什么。”
钟扬摆了摆手,“不要客套。你和小禾这么好关系,大家都很熟了。你就当闲聊,和我谈谈。”
这话不全对。李洛认识萧禾十多年了,的确是知根知底。但萧禾和钟扬结婚前,很少提起钟扬,偶尔提到时通常指代他为“败类”、“人渣”。李洛也是在他们俩的婚礼上,才认识这位皮相斯文的“败类人渣”。
所以除了工作上下级关系,自己和这位md,真的称不上“很熟”。
不过看钟扬的意思,谁要是和他老婆熟,也算是和他熟?这人怎么如此自来熟呢?
钟扬见她不说话,自己开口了:“投行往私募(pe)走,卖方往买方跳,虽然没什么新意,但是这么多人选择这条路,总有他们的原因,你觉得呢?”
其实投资银行分析员和私募基金分析员的区别,有点类似演员和制片人的差异。演员人数众多,制片的坑位很少;演员往往是镜头面前光鲜亮丽的主角,但制片在幕后编排策划全局;一年年貌美青春的才子佳人们青出于蓝,但成功的制片往往需要多年对于市场运作经验的积累。
投行主要负责的是融资、交易、财务顾问等业务,而私募基金则扮演投资人的角色。同样是和资本打交道,买方手握资本,拼的是眼光和视野;卖方则更像是为买方服务,促成各类交易的工具人。所以每年有数不尽的顶级高校毕业生红着眼走着独木桥争先恐后地扑进投行,又有着多多少少投行人挤着想要跨进私募的门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