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九五章你一定要活着回来···

林然赶到御书房的时候。

御书房里已经是人满为患。

好家伙。

不但是三省六部的重臣在场。

军中大佬级别的也都来了。

林然看这阵仗,就知道有大事要发生。

可是根据自己的回忆,今年并无战事发生啊?

难道是因为自己的到来,一切都有所改变了。

林然猜测的没错。

确实是因为他的到来。

让很多事情都提前发生了。

在大唐的西部边陲。

有一片高山和雪原。

这座高山囊括了祁连山脉。

这片雪原囊括了黄河上游的谷地。、

在那片高山和雪原上,有一个王国。

这个王国的名字叫做土谷浑。

他们原本辽东鲜卑族建立起来的一个王国。

开国者,叫土谷浑。

原本是辽东鲜卑慕容大单于,慕容涉归的庶出长子。

庶出吗?

自然是大单于的小老婆所出。

这样土谷浑就郁闷了。

自己是大哥,因为庶出而坐不上王位。

所以生活的一直非常尴尬。

当父王去世之前,果然立下的王储不是土谷浑。

而是他的嫡子。

好在父王念在父子情分上,分给了土谷浑一千七百户的部民。

归于土谷浑统领。

父王去世以后,嫡子顺利继承大统。

心有不甘的土谷浑,带着这一千七百户部民。

开始了自己传奇的一生。

他带领部民一路西下,沿途征服了羌族等部落的不少势力。

终于在祁连山脉黄河上游之地建立王国。

他锐意进取,先后将势力扩展到,今天的甘肃和青海等地。

国土面积是西部各个部落,最大的王国。

而且他们还有一个骄傲的历史成绩,那就是少数名族,统治时间最长的王国。

土谷浑王慕容伏允,是一个狠人。

也是一个极其有野心的人。

他想让自己祖辈的荣耀,继续辉煌下去。

如今吐谷浑的地盘,已经满足不了他那贪得无厌的心了。

周边的部落和氏族,被他统统的一举歼灭。

部落庞大了,人口众多了。

那么问题也出现了!

这么多人,这么多张嘴。

吃喝拉撒怎么破?

再加上他那块土地本身就不肥沃,物产更谈不上丰盛。

于是,为了肚子问题。

吐谷浑王不得不派兵四处掠夺食物。

随便如果有女人的话,那就更好了。

于是意外发生了,一小队士兵竟然侵袭了陇右的边境。

而且他们不但抢夺杀害了一家老百姓。

而且还发现了百姓家中大量的土豆和红薯。

这些美味可口的食物,让他们欣喜若狂起来。

蒸熟以后的味道,简直是让人舒服到骨子里去。

这小队士兵,立即将百姓家的土豆和红薯,统统给搬运干净。

这是这个非常偏远的小山村。

等到居民发现不幸之后,一家人的尸体都凉透了。

于是村民立即上报,事关重大啊!

因为他家的粮食全部被掠夺一空,一看便知时外族入侵。

想想陛下曾经下发过的布告,任何人不得将大唐的土豆和红薯等食物,买卖给异国番邦的告示。

上报的村民,奔跑的越发快速起来。

“官老爷,我是来报官的,我们村子出人命了,而且连红薯和土豆都被人抢走了。”

县衙一听,那还得了。

如今正是整个大唐各部门,各地方,统一练兵学习的时候。

如果他们县里出了问题,那县衙里的人,谁也跑不了。

“老乡,你不要慌,我去报告县尊,让县尊来做决定。”

县尊一听,浑身汗毛都炸开了。

“立即召集所有人赶赴事发现场。”

“老爷,您也去吗?”

“去,县衙留几个看守的,所有人跟上。”

此时不去更待何时?

说不好,自己头顶上的这顶乌纱帽就不保了。

报官的老乡,将一群人带到了受害的村民家中。

现场真的是惨不忍睹啊,县尊当场就火冒三丈。

这一次可是出大问题了。

“县尊,他们是在现场煮完饭,食用后离开的。”

“根据现场脚印来看有数十人以上。”

“如此胆大妄为之人,必是外族无疑。”

县衙的捕头在现场勘探一番后,得出了大致的推论。

县尊听到汇报,整个人都不好了。

这他娘的也太倒霉了吧。

如今整个大唐都在对地方官员进行考核。

自己治内不但出现了命案,而且极有可能是引起两国开战的外族挑衅。

可是,这样的事情是不能隐瞒不报的。

一旦隐瞒不报的话,出现重大后果,自己那可就真的吃不了兜着走了。

“你们几个留守老乡这里,先将老乡安葬了,入土为安吧。”

“剩下的人,紧盯住此处。他们得到好处,肯定还会再返回来的。”

“本官还要亲自前往太守处,跟上官请罪。”

县尊交代好一切后。

自己骑马前往太守府谢罪去了。

“上官,下官有罪啊。”

太守一听,立即站起身来。

“何罪之有?现在可是地方官员考核期间啊。”

“莫不要拉了本官的后腿。”

“下官治内发生命案,初步推断是外族入侵,连老乡家的土豆和红薯都运走了。”

“老乡一家六口,无一生还。”

太守一听脸都绿了。

可是,这也怪不得县尊啊。

于是派兵三千前往支援。

切说那运回大批红薯和土豆的土谷浑士兵。

将土豆和红薯直接献给了土谷浑王。

土谷浑王品尝到如此美味新鲜的食物,重赏了他们。

“这样的食物,是从何而来的?”

“王上,就在大唐的边陲之地的一个小山村。”

士兵如实回答。

“什么?一个小山村都如此富有?比本王的日子过的都舒服?”

土谷浑王慕容伏允惊讶的开口说道。

“王上,这···这只是一户农户家的而已。”

士兵据实回答道。

土谷浑王慕容伏允闻言,差点从王座上跌落下来。

“一户人家?一户人家竟然如此富有?”

“本王当这王上还有什么意思?”

“你们几个立即带兵前去继续给本王运送食物,胆敢反抗者杀了就行。”

“王上,他们不敢反抗,都是手无寸铁的农户,简单的很。”

“王上,您就等属下的好消息吧。”

再次前来的士兵比上次多了上百人。

可是当他们刚刚踏入大唐的土地。

便被太守派来支援的三千将士团团围住。

经过严刑拷打,终于知道是土谷浑王慕容伏允所为。

“本官立即上奏朝廷···”

太守得到真实情况后,立即将此事上报朝廷。

于是便有了本章开头的一幕。

“土谷浑王,朕不找你的麻烦,你倒是来给朕添乱来了。”

“真是一副好胆,朕绝不轻饶。”

李二陛下将御案拍打的啪啪响。

“众位爱卿,朕要御驾亲征,已经好多年没有打仗了。”

“朕的身子骨都痒痒了,刚好这土谷浑,给了朕活动筋骨的机会。”

“陛下万万不可,万万不可啊。”

群臣纷纷施礼劝阻。

“陛下,臣以为也不可让陛下御驾亲征。‘”

林然的话,让李二暂时冷静了下来。

“陛下,末将愿意挂帅出征。”

“给末将十万大军,末将一定荡平土谷浑,为大唐百姓报仇,为陛下出这胸中一口恶气。”

林然看着站出来的李靖,不由的肃然起敬。

如今的卫国公李靖已经六十岁了。

历史上贞观九年大破土谷浑一战。

正是已经六十三岁的李靖挂帅出征的。

一举将土谷浑打的飞灰烟灭。

“卫国公也不能出站,您该休息休息了。”

林然心疼的开口说道。

“尚书郎,莫非你以为老夫老了不成?”

“莫非你以为老夫提不起大刀了不成?”

卫国公李靖脸红脖子粗的开口呵斥道。

“卫国公打仗没有问题,可是那土谷浑乃是夏天都会下雪的地方。”

“伯伯的身体实在是吃不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