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今天我们就只能先等等了,舰长已经做出了决定,而且他的决定并不能算错,如果不能反驳他做出的决定的话,就只能看着事态发展了。”丁乙说道,“比起是不是真有飞船遇难,是不是海盗陷阱,我觉得我们应该更小心一下至高神国的袭击舰队会不会出现在这个星系。”
“这个我反倒不怎么担心。”钟诚回答他,“以快舟号的速度,保证了至高神国的舰队就算出现在我们面前,我们也能安全逃离,这也是上面专门挑选快舟号来参与行动的主要原因,以至高神国袭击舰队的航速,快舟号躲开它们游刃有余。”
“但愿这不是在竖旗……”丁乙嘀咕着,不再多说什么,只是将目光转到主屏幕上,那里正显示着机库中情景,一队快舟号上的陆战队员正快速登上一架大型穿梭机,四架大型无人攻击机先他们一步被库内吊臂摆放到弹射器上,然后一一被弹射出去,之后,穿梭机在陆战队员完成登机后,才被吊臂放到弹射器上,慢无人攻击机一步,被弹射出去。
救援队这个时候才完成出动,他们还得等上半个小时的时间,才能看到发出遇险信号的飞船是个什么模样。
快舟号和神舟号一样,都有搭载舰载舰,只不过快舟号所搭载的数量更少,只有四艘护航舰。鉴于目前人类无人自律武器受限的情况——尽管在没有遭遇至高神国舰队之前这些无人自律兵器其实依然可以正常使用——但人类依旧让这些护航舰恢复人工操作的能力,因此要出动快舟号上搭载的护航舰,就需要快舟号先派出人员登上护航舰,启动它们后才可使用。
这样效率过于低下不说,比起巡航舰相对更加脆弱的护航舰一旦被摧毁,就会产生几十上百号人员的伤亡,这对于官方统计人口只有一千两百、三百亿的联邦来说,多损失几艘护航舰联邦就会感到肉痛了。
因此联邦军方还是希望等到新船出来后,再恢复无人护航舰的编制。而眼下,暂时也只能以巡航舰来替代护航舰的工作,为此增加巡航舰成员的工作负担也没有办法,所以科本舰长也只能派出穿梭机去进行救援,正常情况下,应该是派出护航舰的。
这一等,等待时间就超过了两个小时。
穿梭机并没有飞出秒速三千公里的最高速,除了这个距离不够穿梭机加速到最高速度,还要考虑减速距离外,也因为穿梭机机组成员考虑到安全,一直保持最高速飞行,航线也就基本固定,很容易在被人发现后针对攻击。
这也是为何目前人类星舰,除了那些按固定航线航行的商船、货船会以最高航速航行外,军舰却罕有以最高航速进行常规航行的原因,他们通常只会以秒速一千公里以下的航速进行航行,战斗速度甚至会比行军航速更慢。
既然大家有怀疑那个遇难信号可能是海盗所为,那么穿梭机自然不会那么冒冒失失的冲过去,哪怕他们的任务是前去救援也是一样。这样做对遇难船只上的幸存者自然会是另一种灾难,不能及时得到救援,遇难者很有可能在绝望中因缺氧而慢慢死去。
但这同样也是无可奈何的事情,太空事故中,这种救援不及时产生的死亡其实占事故死亡人数的多数,绝大多数情况下,救援人员赶到时,也只是给遇难者收尸,顺便为事故原因添加新的案例,因此通常情况下,只要不是遇难船只出现大面积船体破损,导致空气难以保存,就连个人供氧了也出现问题的事故,人类千年以来的飞船建造经验是能保证船员坚持很长时间来等待救援到达的,但如果出现那种特殊事故,那么除非救援船只就在附近,否则大部分结局都是令人遗憾的。
快舟号派出的救援队,就是带着一种如果是陷阱就捣破,如果是事故就去给遇难者收尸的心态而出动的——这并不是他们就真不在乎遇难船只上可能存在的幸存者生死,只是他们需要去分辨事情的轻重缓急,保证快舟号不中陷阱的任务优先,救援遇难船员的任务就只能其次,对于那些见得太多生死,心已经变得有些铁石心肠的陆战队员们来说,对遇难船员们的愧疚也只会保持一段时间而已。